推廣活動
2019 雜學青《喧嘩、珊瑚、什錦麵 》
2019/05/19
#志工故事
2019 雜學青《喧嘩、珊瑚、什錦麵 》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 當各種主題和人們走在一起時,最意想不到的學習就會發生。」一年一度亞洲最大多元創新教育博覽會——雜學校,今年針對不同群眾,於5月16日至5月19日於臺北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展出2019雜學青《喧嘩、珊瑚、什錦麵 ・Noise, Sanga, Mixed-Noodles》,針對17-35歲的青年,集結各種非典型實踐,如同此次展覽主題,藉由匯聚來自各地多元的分享者與學習者,相互交流與激盪,開啟想像的啟發。
企業合作
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逾兩千本新書帶給偏鄉孩子新知識
2019/05/10
#經費贊助 #閱讀教育
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逾兩千本新書帶給偏鄉孩子新知識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的是鹿樂平臺首次媒合四方資源,偏遠地區學校及弱勢學生透過提案參與,審查通過就可獲得鄭成功文化推廣委員會及遠流出版公司贊助的免費書籍,活動一推出偏鄉學校紛紛來電詢問與提案。經由鹿樂平臺專家學者的審查,共評選出15間提案學校,提案總書籍數量共逾2500本,市價高達80萬元。▼相關資訊:「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審查結果公布為了讓偏鄉學童趕在4月4日兒童節前夕能拿到這批書, 鹿樂與遠流出版公司同仁加快腳步合力將所有贈送的書籍挑選出來、貼標、蓋章、打包,於4月2日寄出,讓這些獲選的偏鄉及弱勢學童可得到一份知性的兒童節禮物。
大眾提案
小小年紀也能當志工──3D列印偏鄉分享活動紀錄
2019/05/10
#中部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小小年紀也能當志工──3D列印偏鄉分享活動紀錄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幾個月前,鹿樂平臺接到了兩位小小志工的提案,是國一及小六的兄妹陳竑愷與陳柔伊,他們希望到偏鄉國小向學生介紹3D列印。從小在家自學的兩兄妹,利用國外的學習平臺研究3D列印,他們說,希望透過分享,讓偏鄉的學生多方接觸不同領域,「而且3D列印的技術在國外極為盛行,我們希望讓偏鄉學生也能跟世界的潮流接軌!」除了一開始由媽媽負責與鹿樂接洽外,之後便由竑愷與柔伊自行撰寫課程企劃書,再由鹿樂協助聯繫偏鄉學校;當學校得知他們兩位的英文程度都很優秀,便邀請他們順道分享學習英文的心得與祕訣,於是竑愷負責介紹3D列印,柔伊則負責分享英文自學經驗。他們於五月份前往了南投營盤、苗栗同光、彰化潮洋、雲林內湖、台中溪尾等5...
小校許願
小小攝影遊大成
2019/04/10
#北部 #專長分享 #藝術教育 #青年志工
小小攝影遊大成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2015年,由國小六年級生拍攝的紀錄片《追星族20號》獲得了新北市紀錄片優選。「我的成績還不錯,是大家公認的好學生,但是當聽到我的興趣是追星時,每個人都嚇傻了……」影片中是一名小女生,手持攝影機,對著鏡頭侃侃談起自己的追星歷程。她是2015年從新北市大成國小畢業的學生,在影像記錄社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這部紀錄片。***2019年四月的午後,三五個大成國小影像記錄社的學生,拿著相機在校園四處走竄,拍下學校活動的點滴。「我們要去記錄科學實驗社製作水火箭的過程……」「還有他們發射火箭的瞬間!」對大成國小來說,這樣的光景特別珍貴;可是睽違了四年,才又重現小小攝影家在校園遊走的畫面。
企業合作
宜蘭東澳國小:科技與泰雅文化的相遇
2019/04/01
#東部 #經費贊助 #青年志工
宜蘭東澳國小:科技與泰雅文化的相遇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宜蘭縣東澳國小,坐落在蘇澳與南澳交界的蘇花公路上,是所被群山環繞,面向太平洋,景色優美的偏鄉小校,學生們大多來自靠近山邊的泰雅族聚落-東岳部落。在偏遠地區,學校往往扮演著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因此東澳國小在課程中,安排了編織、樂器、舞蹈、射箭 等活動,希望讓孩子能認識自己的傳統。其中,射箭隊更是東澳的驕傲,成軍五年全國比賽中屢獲佳績。107年7月還代表台灣,受邀參加遠在美國的國際競賽。雖然高達百萬的旅費,曾讓東澳射箭隊距離出國比賽的夢想一度遙遠。所幸東澳國小發揮創意,善用當地燻烤飛魚的飲食文化,加上師生和社區家長們同心協力,製作並義賣上千罐的飛魚辣椒、飛魚乾,終於募足旅費順利參賽。但要經營射箭隊...
類別
深度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