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面

鹿樂與企業的共好之道

【好書覓良緣】教育無偏鄉

文| 鹿樂平臺

圖| 鹿樂平臺

知識沒有界限,夢想因此無限。

開啟閱讀的視野,讓孩子的人生從不設限,是鹿樂的期盼。

2018年鹿樂以「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專案來實踐,這份善意牽起各界出版社、慈善主、學校的認同與支持,截至2020年鹿樂媒合四方資源,已送出逾1萬本新書,期盼這份良緣繼續延續,讓好書不寂寞、偏鄉有悅讀。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_01.jpg

臺中市德化國小孩子們專心的閱讀(圖/德化國小提供)

 

不是門賺錢生意,卻很有意義

對出版社而言,在各個通路上必須保護客戶,按正常行規批發不可能有五折價,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董事長提到,以五折公益價支持鹿樂的「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專案,雖然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卻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2.jpg

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董事長

 

對來自嘉義鄉下的王董事長來說,家鄉僅有小小書局、漫畫店,但也不是每個小孩都有機會去。王董事長自覺是個幸運的人,小時候常去一間愛讀什麼書都可以,直到你讀不下去的是「5角無限本」漫畫店。除了享受閱讀當下的幸福,幸運的話還會讀到一些對於未來有特別影響的書。

正因為從小接受到這樣閱讀的洗禮,王董事長認為書與人相遇的剎那很重要,因為剎那不知何時會發生,所以我們要積極努力的做,讓機會發生,才能影響、啟發一個或數個孩子,「好書覓良緣」這個專案正是在製造這樣的機會,遠流很開心能持續與鹿樂合作,透過好書來支持偏鄉閱讀。

 

喜歡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

「鄭成功文化推廣委員會」是2018年專案合作的第一個慈善組織,召集人吳榮華先生曾提到:「喜歡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加上這是一群信奉開台聖王鄭成功的弟子,他們希望各地的鄭成功廟宇有機會就近照顧弱勢、回饋社區,關懷下一代,還有著建立「幸福家園」的理想,希望提倡閱讀,來改善偏鄉,進而能改變孩子未來的人生。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3.jpg

鄭成功文化推廣委員會召集人吳榮華,在新竹瑞興國小分享希望透過閱讀改善偏鄉

 

閱讀不分貧富,重在提升知識

出生於三峽偏鄉以長虹建設起家的李文造董事長,自幼清苦,了解偏鄉的窮困。對他來說,在小學、初中階段根本沒機會讀到課外書,創辦長虹教育基金會,特別關懷百年樹人的教育大業,認為「閱讀」是教育下一代最具功效的方式,「省本擱多利」(台語),也讓推動閱讀成為基金會的宗旨之一。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4.jpg

長虹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李文造董事長(圖/長虹教育基金會提供)

 

日理萬機的李董事長閱讀書報是他的日常,認為閱讀與思考息息相關,大量閱讀可以增長見聞與知識,透過精讀還能訓練邏輯思維、提升寫作能力。即使閱讀同一本書,每次的收穫都不同,因為作者將他細膩思路蘊含在裡頭,透過反覆的咀嚼才能有不同的體會、收穫也愈來愈多。

李如華執行長很開心鹿樂推出這個閱讀專案,讓長虹教育基金會有機會可以參與,將偏鄉需要的書送給他們。另外,基金會在這次贈書的基礎上與鹿樂合作,推出長虹〈悅讀童伴計畫〉,希望不論是陪讀者還是孩子,都能在陪讀過程獲得成長與情感支持,也讓閱讀的種子發芽成為陪伴的日常。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5.jpg

長虹教育基金會李如華執行長,認為鹿樂是高信任度的公益平臺,希望與鹿樂平臺持續合作、一起耕耘,讓閱讀的影響力更長遠。 (圖/長虹教育基金會提供)

 

one random act of kindness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走進新加坡商安盟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在公司的休息區有個耀眼的小箱子,上頭寫著〝one random act of kindness〞,原來這次參與鹿樂「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專案是該公司同仁們自發性發起的隨手捐活動。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6.jpg

新加坡商安盟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劉依雯執行長,與同仁手作的one random act of kindness捐助箱
(圖/新加坡商安盟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提供)

 

劉依雯執行長提到,每個小小的善念都可以為社會帶來正向的能量,加上公司發展初期就希望營利之餘能對社會有正向的回饋,其中「偏鄉教育」更是公司長遠想資助的項目。

會透過閱讀來資助偏鄉,執行長也分享著自己的經歷,從自己兩個孩子身上看到,引發孩子的閱讀與興趣相當重要,他們不但對生活中的事物懂得舉一反三,還能進一步對自己所不了解領域有了學習的求知欲,自發地想獲得更全方位的知識。對資源普遍缺乏的偏鄉孩子而言,鹿樂閱讀專案正是協助將公司的資源送給需要的孩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開啟孩童的閱讀欲望。

 

從閱讀中找到平靜

在鹿樂第二屆「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專案尚未招募慈善主前,真好玩娛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主動與鹿樂聯繫,期待與鹿樂合作將資源回饋給社會、回饋給偏鄉。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7.jpg

真好玩娛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暨公司治理主管郭明琪

 

談起閱讀對偏鄉孩子的重要性,行政總監暨公司治理主管郭明琪提到,我們知道知識就是力量,透過知識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可惜偏鄉有些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隔代教養等環境因素往往讓孩子缺乏體驗讀書的樂趣,這次透過鹿樂的協助,提供他們課外讀物,讓孩子從書本獲取不同的能量,可以是天馬行空無限的想像,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興趣,甚至心裡有傷心難過的事,也可以透過閱讀得到慰藉與平靜,那才是公司想要的,而「閱讀」就是這樣一個力量。

 

好書不寂寞 偏鄉有悅讀

在沒有補習班、才藝班,只有群山環繞、農田、漁塭、海洋等風景包圍的偏鄉學校,外界的資源對學校而言都彌足珍貴,只要提案、通過審查就能為孩子募到一批新書,第二屆「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專案鹿樂收到如雪花般的閱讀計畫101件,讓人敬佩各校非常重視閱讀,積極地為偏鄉/弱勢孩子尋求資源。

推動閱讀並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幾,從受贈的偏鄉學校給予鹿樂的回饋可以看出,各校的創意與用心。

 

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8.jpg

雲林縣下崙國小,閱讀野餐歡渡兒童節

 

雲林縣下崙國小的孩子們擁有自己的學生自治會,全校的慶祝活動通通由孩子自己策劃。2020年因應疫情畢業班的孩子為了給學弟妹難忘的回憶,走出室外,辦起了閱讀野餐、闖關遊戲。師生在藍天綠地上一起野餐、分享好書,看著孩子悠閒閱讀與同學認真分享的模樣,這就是黃淑玲校長提到,閱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Foodpanda 變成 bookpanda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09.jpg

桃園市龜山國中學生的創意發想(圖/龜山國中提供)

 

對學生而言,下課10分鐘十分珍貴,若走到圖書館要花5分鐘的時間,加上選書與回到教室,10分鐘也許還不夠用。桃園龜山國中圖書館離教學區有些遙遠,導致學生借閱率偏低,但愛看書的孩子總是創意無限,從時下流行的foodpanda發想,改裝書車成bookpanda,在下課時間將書送到各班,供同學閱讀、選書,也利用書車進行藏書介紹及推薦好書,這樣的改變,讓學校的借書風氣提升不少,學生的閱讀的改變也從這裡開始。

 

「閱讀」讓老師看到學生的情緒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10.jpg

新竹縣瑞興國小洪玉靜老師入班陪讀(圖/瑞興國小提供)

 

即使只是小學一年級也十分懂事與照顧別人,新竹瑞興國小的許大哥就是這麼體貼的孩子。有天晨間閱讀,他看著繪本《企鵝可以騎腳踏車嗎》竟然哭了起來,玉靜老師走過去輕聲問:「怎麼了嗎?」老師記得這是本很快樂的書,孩子怎麼會沒有緣由地哭了起來?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其中有一頁寫著:「企鵝不敢一個人睡,他喜歡跟大家在一起睡!」孩子覺得企鵝跟他一樣很可憐,他現在都只能一個人睡!因為他阿婆說他要練習長大,媽媽要到外面賺很多錢來照顧家人,只能選擇大夜班的工作,所以,阿婆說要他練習一個人睡。

聽了孩子這樣說,老師心裡酸酸的。原來,孩子把自己的角色投射到書中。平日老師們總是稱讚他的懂事、體貼與勇敢,卻忽略了這孩子畢竟才一年級,還是會害怕許多事情,需要大人的關心、疼愛與陪伴。玉靜老師提醒著自己,日後要記住這樣的感受,隨時告訴自己,不只注意哭泣的孩子,有時候更要注意總是故作堅強的孩子,也許在笑容的背後,有著我們大人所不知道的情緒存在。幸好孩子們能憑藉著閱讀,抒發情緒。讓老師從孩子閱讀的時刻,注意到孩子的狀況。

 

閱讀的路上與鹿樂同行,讓偏鄉不遠

教育,是一場透過知識與經驗的傳承。偏鄉、弱勢的孩子,因閱讀資源豐富了知識;因老師的指導與陪伴而領會閱讀之美。鹿樂相信善的循環持續不斷,期盼更多的社會資源與鹿樂並肩同行,一同讓偏鄉不遠。

/media/original_images/20200777_read-11.jpg
【品味人生】顛覆孩子的閱讀想像
【品味人生】顛覆孩子的閱讀想像

文章日期:2020-07-01

回顧人生,什麼最重要?對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董事長而言,20歲是打拼自己的「職業」;40歲則衝刺自己的「事業」;60歲便是實踐自己的「志業」。熱心公益的他退而不休,不惜成本開設他心中夢想的書屋。
閱讀更多
【走出教室】 學習更有感
【走出教室】 學習更有感

文章日期:2020-07-01

「希望貴單位可幫忙分享資訊,讓有需要的學校可以提出申請」2019年2月臉書私訊傳來這麼一段留言,希望鹿樂可以協助轉發免費的科普與環境教育課程讓偏鄉學校申請參與,這麼棒的資訊對鹿樂而言只是舉手之勞,但鹿...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