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面

教換藍圖

【徘徊之際1】我想當志工,沒有教學專業可以嗎?

文| 鹿樂平臺

圖| 闕鈺倪提供

「為什麼想擔任志工?」好奇一拋出,各種答案紛沓而來──

有人是因為「偏鄉」因素才決定參與志工。可能是過去成長於偏鄉,希望回饋家鄉,順便回味家鄉的點滴;可能是就讀科系關懷偏鄉,希望結合所學幫助偏鄉;可能是本身工作場域就位在偏鄉,希望探索不一樣的地區,發現之間的異同。

有人則希望推廣自己的理念與專業,像是要扭轉大家對某些職業的刻板印象,或者教孩子該要具備卻是陌生的生活常識。也有身分為學校教師,希望透過志工服務散播自己的教學理念。

當然,也有人懷著探險的心情投身志工。可能是被從沒體驗過的民俗活動、農事生活所吸引,可能是想藉由擔任志工,前往不曾踏過的土地,又或者喜歡大自然、喜歡旅行,想藉此體驗深度旅遊。

有各種理由說服人們加入志工,也在不同的情緒與思慮中經歷轉折。有人像小孩一樣,雀躍地期待冒險,也有人難免擔心,擔心著不知道該為學生上什麼課,擔心沒有相關經驗該怎麼辦。

你也可以是斑比老師

畢業於教育大學美術系,闕鈺倪身邊多的是修教育學程的同學;她並沒有選擇修習相關課程,而是選擇深入偏鄉,成了孩子口中喊的「斑比老師」。

兩年前,她前往屏東高士國小擔任課後輔導班的美術指導,二十初頭的女孩,只憑一股勁,背起少少的行囊,踏上摩拖車,便前往學校。當時的她剛結束一份不愉快的工作,心情處在最低潮;當時的屏東剛被颱風掃過,風雨仍未止息,她就這樣一路從恆春騎了五十分鐘到牡丹鄉。講起這段瘋狂路途,她說:「當落魄到一個程度時,會覺得其實滿過癮的。」

這段教學也讓她遇見自己的另一面。

「老師,你能不能畫一隻獅子給我看?」在她加入學校前,學校老師只能印出網路搜到的圖,再照著描繪才畫得出獅子,但是闕鈺倪一拿起粉筆,獅子便馬上成形。小朋友都對她的魔術感到驚奇;對於小朋友的驚奇,她也受寵若驚。

出身於美術班,身旁高手雲集,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當成很普通的人。「但是去到高士國小,我是唯一可以在十秒內畫出獅子的人,瞬間就變成最厲害的畫家!......所以我更覺得要去那邊,用我的專長協助他們。」那是再一次發掘自己的長處,也再一次認知到自己正被需要著。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888_text-1-01.JPG

累積了無數經驗,闕鈺倪得出自己的一套教學法則與教育理念。(相片提供/闕鈺倪)

 

在各種經驗的堆疊下,闕鈺倪建立了一套教學方法:「例如說,我會一筆一畫帶著小朋友畫圖。」一般老師可能會覺得這樣太麻煩,但是她會設想一個完全不會畫圖的人,面對空白紙張時的恐懼。「所以我會帶孩子先畫一個圓,再畫一個方,讓作品慢慢成形。」一步一步中,她激起了孩子的興趣,一步一步之間,她也得出了對教育的獨到觀點。

還有一回闕鈺倪辦了一場兒童蠟筆繪畫展覽,沒想到前來觀展的學校老師竟反過來諮詢她:「你都怎麼教小朋友?」原來,學校美術課往往利用固定教材、課本附件完成作品,看到蠟筆帶來的狂亂,反倒引起學校老師的好奇。這也讓她體會到,志工所帶來的課程,因為跳脫了課本,反而能激盪出不同的創意與新鮮。

別慌,不會放你一人

至於擔心自己的不足會阻礙成為一名好志工,以學校的角度來說,學校通常都準備好了,才招募志工。也就是說,志工與學校是同一個團隊,彼此互相搭配、互補。

蔡秋雄主任說,就算本身有教師背景的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班級,仍舊需要時間適應,與學生培養默契,更遑論有些志工並不具備教學經驗。也因此,香田國小在志工服務的規劃上強調:「所有的志工課程皆由學校老師在場協同幫忙,志工只需負責專業課程的教學即可。」

南河國小也有同樣的默契,王世文校長對於每一堂志工帶來的課程,都會安排一名學校老師作為助教,並要求助教老師要準備好備案課程,如此一來,若志工因交通或其他因素無法及時進行課程時,助教老師便能替補;當場面失控時,也能提供即時支援。

至於仁愛國中的幾名志工則負責協助補救教學及課後輔導。朱珮芬校長表示,在教學前,學校會邀請志工與原班老師共同備課,一來,補充教材能夠依據現有教材做調整,幫助學生回原班上課時得以銜接得上,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共備的過程中,協助志工老師為教學做更周全的準備。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888_text-1-02.jpg

仁愛國中校長朱佩芬強調,別把志工服務想得太複雜,學校都會提供適時適當的協助。

 

【徘徊之際2】我的專長與學校需求不符怎麼辦?
【徘徊之際2】我的專長與學校需求不符怎麼辦?

文章日期:2018-08-01

甫從大學畢業,楊詠而全身散發青春氣息,滿滿的活力似乎沒有用盡的一刻。她形容自己閒不下來,所以才選擇在大四課不多的情況下,用志工服務填滿空檔。主修人文生態學系,她曾參與一項系上的計畫,為偏鄉學校設計環境...
閱讀更多
【徘徊之際3】我沒有專長,可以為偏鄉做些什麼?
【徘徊之際3】我沒有專長,可以為偏鄉做些什麼?

文章日期:2018-08-01

以「擅長念書」之姿畢業於明星學校,進入人人稱羨的科技公司上班,曾嘉裕卻說自己沒有專長。「從小到大的教育,只告訴我要認真追求考卷上的分數,但未曾強調教室外的各種可能。」主流的價值教孩子要為了考試把注意力...
閱讀更多
【啟程之前1】從心開始,預備起
【啟程之前1】從心開始,預備起

文章日期:2018-08-01

走上未知的旅途,總會期待過程中可以遇見新鮮的人事物,經歷特別的體驗,但沒有抱持著一顆開放的心,即使走遍世界也只能看見自己預設的內容,新奇也會變得平凡。相反的,擁有正確的認知,在方寸的小村小鎮之中,與學...
閱讀更多
【啟程之前2】教學前的知己知彼
【啟程之前2】教學前的知己知彼

文章日期:2018-08-01

教育,是一段教導、培育的歷程,重點不在成績單上的分數,也不是成果多麼完美,而是過程中學生學習到什麼,犯錯、不懂更是必經之路。要成為一名輔助學生學習的志工,在與孩子們相處、規劃和進行課堂活動,有些重要的...
閱讀更多
【深入其中】在地慢遊,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深入其中】在地慢遊,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文章日期:2018-08-01

提到「偏鄉」,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會是什麼呢?地處邊陲?資源缺乏?事實上,偏鄉的偏是以城市為中心、現代文明為出發點而產生的,實地走入偏鄉,可以發現地理上的距離,成為保存地方文化、環境的屏障,讓傳統與豐富得...
閱讀更多
【轉身之後】偏鄉教育,一直在路上
【轉身之後】偏鄉教育,一直在路上

文章日期:2018-08-01

偏鄉教育志工,除了帶給學生陪伴、多元的服務內容,對於自身來說,也是一個機會,接觸未曾深入的地域,認識自己、增進能力、發現不足、找尋未來方向……。 認識自己,展望未來正準備讀研究所的楊詠而,今年上半年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