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人生的下半場:從志工服務翻轉熟齡生活

企劃 | 鹿樂平臺

文字 | 鹿樂平臺

攝影 | 鹿樂平臺

熟齡的第二人生,不僅僅是要將身體照顧好,更要懂得照顧自己的心。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每個人得以有更多時間來思考如何規劃生活,我們應該要如何活著,才能不留遺憾,找到自己的價值呢?

長者從參與活動、跨代交流、學習,到走入學校成為孩子們的老師,這些過程都是為了拾起對生命的熱情,以及向社會證明自己的價值,不因為年齡畫地自限,而是勇敢追求真正想做的事,成為理想中的模樣。

而鹿樂志工當中,也有許多人在退休後,前往偏遠地區貢獻一己之長。從丁建中老師、蔡少農老師和李金圳老師,以及佩佩老師和阿忠老師的故事,看見他們不僅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豐富色彩,也為我們的下一代帶來正向的影響,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共同參與其中,從實踐自己開始,讓這個世界有更好的改變。

實踐心之所向不分年齡,熟齡人生的生活價值
實踐心之所向不分年齡,熟齡人生的生活價值

文章日期:2024-06-04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閱讀更多
營隊戰友到熟齡志工夥伴:成為孩子的老師
營隊戰友到熟齡志工夥伴:成為孩子的老師

文章日期:2024-06-04

服務,對志工來說是什麼呢?「我覺得自己變年輕了,在年紀大了之後,多少都會受到一些社會的洗禮,但這些年輕的小朋友讓我慢慢將自己原本丟掉的再找回來,不會去計較太多外在的想法。」「做志工就是發現自己還有一點...
閱讀更多
退休夫婦攜手走入鄉村:點亮彼此的生命光輝
退休夫婦攜手走入鄉村:點亮彼此的生命光輝

文章日期:2024-06-04

佩佩老師與正忠老師,是一對夫妻,自2017年退休開始成為鹿樂志工,走進臺灣的各個角落,北到新北的汐止山上,南到屏東楓港,東到臺東成功,西到澎湖西嶼。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