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山徑前,領隊的大人虔心地向森林喃唸著祈禱文:「請幫助我們今天的行程,賜給我們平安,我們要來了。」入山前知會天地山川,是族人與祖先的約定,為人對於土地母親的崇敬之心。 畢業前夕,孩子們跟上部落耆老與學校老師的腳步,來到神木前,聽大人說著關於祖先的智慧,感受土地無語地展示著生命與生命、過去與未來彼此的連動。
「孩子,要記得自己是誰。」山裡的老樹透過風無聲地說著。假若,有天山林不見了,孩子的成長儀式也將消失,終將迷失自我與家鄉的關係。
攜手合作 成為改變的力量
為下一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在「永續」這條路上分配正義與環境危機的重要性逐漸獲得全球普遍性地重視,而企業以SDGs和ESG兩種主要方法推動永續性工作,在各自關注的的議題上,透過不同形式的行動計劃,能夠發揮不可忽略的影響力。以往,建設與造林、經濟與環境生態存在著本質上的互斥關係,投入環境公共議題,往往被視作一件花錢又費時的事情;然而在今日,實踐永續不僅意味著企業在獲利的過程中兼顧社會與環境利益的實現,也是事業競爭力的蓄積。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透過實際的行動,持續為地區鄉村教育投入心力,每年大規模種樹造林計畫,促進生態環境的永續循環,持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將公益內化為企業文化,從一開始的80位企業內部員工,到後來號召一般大眾加入,如今參與種樹造林的人數逐年增加至第四年有200多位,顯示有越來越多人對永續環境的重視,且起而身體力行。而和鍥精密電子透過鹿樂的串聯與媒合,在「課後陪伴」與「多元學習」的議題上,提供鄉村教育適性的幫助與支持,逐漸建立起企業獨特的ESG方案,更為社會帶來善的循環,成為改變的力量。
不遺漏任何人 實踐對孩子與土地之愛
不論是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深耕地方,或像和鍥精密電子有限公司作為一個在意鄉村教育適切性的資源提供者,抑或是鹿樂的合作企業夥伴如友達光電永續基金會長期關注在環境教育(延伸閱讀:達達的跨時空之旅)、戴水基金會益品書屋投入在閱讀議題(延伸閱讀:恆春半島的滋味 )、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在環保與技術傳承投注心力(延伸閱讀:「創意布限量」那些在偏鄉編織的美好時光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挹注多元特色學習發展(延伸閱讀:寫家鄉的歌 )等協力夥伴,持續與鹿樂共寫故事,不勝枚舉(延伸閱讀:鹿樂Blog_企業合作 ),都在給予偏遠地區的孩子多元豐富的學習資源與機會,落實SDGs「優質教育」,一同為「永續城鄉」的願景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