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面

給孩子怎麼樣的未來

種下森林 給孩子永續的未來

文| 鹿樂平臺

圖| 鹿樂平臺

進入山徑前,領隊的大人虔心地向森林喃唸著祈禱文:「請幫助我們今天的行程,賜給我們平安,我們要來了。」入山前知會天地山川,是族人與祖先的約定,為人對於土地母親的崇敬之心。 畢業前夕,孩子們跟上部落耆老與學校老師的腳步,來到神木前,聽大人說著關於祖先的智慧,感受土地無語地展示著生命與生命、過去與未來彼此的連動。

「孩子,要記得自己是誰。」山裡的老樹透過風無聲地說著。假若,有天山林不見了,孩子的成長儀式也將消失,終將迷失自我與家鄉的關係。

 

攜手合作 成為改變的力量

為下一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在「永續」這條路上分配正義與環境危機的重要性逐漸獲得全球普遍性地重視,而企業以SDGs和ESG兩種主要方法推動永續性工作,在各自關注的的議題上,透過不同形式的行動計劃,能夠發揮不可忽略的影響力。以往,建設與造林、經濟與環境生態存在著本質上的互斥關係,投入環境公共議題,往往被視作一件花錢又費時的事情;然而在今日,實踐永續不僅意味著企業在獲利的過程中兼顧社會與環境利益的實現,也是事業競爭力的蓄積。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透過實際的行動,持續為地區鄉村教育投入心力,每年大規模種樹造林計畫,促進生態環境的永續循環,持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將公益內化為企業文化,從一開始的80位企業內部員工,到後來號召一般大眾加入,如今參與種樹造林的人數逐年增加至第四年有200多位,顯示有越來越多人對永續環境的重視,且起而身體力行。而和鍥精密電子透過鹿樂的串聯與媒合,在「課後陪伴」與「多元學習」的議題上,提供鄉村教育適性的幫助與支持,逐漸建立起企業獨特的ESG方案,更為社會帶來善的循環,成為改變的力量。

不遺漏任何人 實踐對孩子與土地之愛

不論是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深耕地方,或像和鍥精密電子有限公司作為一個在意鄉村教育適切性的資源提供者,抑或是鹿樂的合作企業夥伴如友達光電永續基金會長期關注在環境教育(延伸閱讀:達達的跨時空之旅)、戴水基金會益品書屋投入在閱讀議題(延伸閱讀:恆春半島的滋味 )、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在環保與技術傳承投注心力(延伸閱讀:「創意布限量」那些在偏鄉編織的美好時光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挹注多元特色學習發展(延伸閱讀:寫家鄉的歌 )等協力夥伴,持續與鹿樂共寫故事,不勝枚舉(延伸閱讀:鹿樂Blog_企業合作 ),都在給予偏遠地區的孩子多元豐富的學習資源與機會,落實SDGs「優質教育」,一同為「永續城鄉」的願景而努力。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23_text01.jpg

如同每次益品書屋課程活動的道別時刻,因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孩子總是可愛認真地令人難忘

 

「讓偏鄉不遠」正是SDGs「不遺漏任何人」的基本理念。在實現「永續家園」的路途上,民間企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企業的活動、投資與創新,都將成為關鍵。而鹿樂作為鄉村學校與社會資源的中介橋梁,觀察到從過往的CSR、社會企業責任到ESG,有越來越多企業投入、關注鄉村教育的發展;從中,我們不斷學習、思考,如何在永續的思潮中進行資源的整合、串連,將社會的心意更好地與鄉村學校連結,給予鄉村孩子與學校老師在學習與教學上更好的支持與協助。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23_text02.jpg

在企業ESG的實踐上,為孩子種下永續思維的能力(圖/清景麟教育基金會)

一如帛琉總統雷蒙傑索所言:「地球不是我們從前人手中繼承來的,而是向未來的孩子借的」。「思考如何永續發展」是當下必須展開的行動,而永續思維更是當今孩子從小必須具有的能力,他必須可以多維度思考,能夠連結過去、現在、未來,能從在地看到區域、全球。在無法永續發展的地球村裡,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反之,當所有人都成為實踐者,在永續村落之中,不分中心與邊陲,每個人都是受益者。

「地球,是向孩子借來的。」讓森林海洋永續,帶著孩子走到祖先曾走過的路徑,感受人與環境、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連動,使孩子具備永續思維的能力,是大人的責任。最後,以《帛琉誓言》這段用以約束遊客共同維護當地的自然生態與文化,由帛琉的孩子們所發想美麗且充滿詩意的文字,時刻提醒著我們,以我們的孩子為主體,攜手企業與鄉村學校一起思考大人的責任與永續的意義:

 

帛琉之兒女,

我謹立此誓,

以保存及保護你美麗而獨特的島嶼家園。

我立誓會輕手輕腳、行事仁善、小心探索。

不是給我的東西,我不會拿走。

不傷害我的事物,我不會傷害。

我留下的唯一印跡,是大海終將帶走的腳印。   ─帛琉誓詞

 

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為孩子種下一片「永續」的森林,成為負責任的大人。在學校、企業與鹿樂彼此合作串聯下,我們看見永續教育之於鄉村的必要性與急迫性;也發現企業存在著與鄉村教育、永續社會不可或缺的關鍵與價值;在理解、行動且持之以恆的實踐過程之中,「永續」作為企業與鄉村教育的共同的價值,因此得以從「我」到「我們」,成為實踐對孩子與土地之愛的夥伴,一起找出對社會及環境更好的答案。

從「我」到「我們」 創造共同價值
從「我」到「我們」 創造共同價值

文章日期:2023-09-23

秋日豔陽下,海與天相映湛藍,這是澎湖專屬的顏色;然而再低頭細看,卻能發現五顏六色、千奇百種的海漂廢棄物遍布海灘。此時,遠方一個隊伍浩浩蕩蕩地走來,幾位老師、一群雀躍的孩子正走向海邊的「怪獸遊樂園」。這...
閱讀更多
召喚共鳴的力量 以SDGs精神紮根為企業
召喚共鳴的力量 以SDGs精神紮根為企業

文章日期:2023-09-23

記憶中,在那個還相信耶誕老人年紀的你,當時許過什麼樣的願望?「我希望,耶誕老公公能送給我一支紅筆。」一個來自山上孩子許下這樣的願望。細究原因,原來,村子裡沒有文具店,需要一支筆必須等待爸爸媽媽帶孩子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