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在那個還相信耶誕老人年紀的你,當時許過什麼樣的願望?
「我希望,耶誕老公公能送給我一支紅筆。」一個來自山上孩子許下這樣的願望。細究原因,原來,村子裡沒有文具店,需要一支筆必須等待爸爸媽媽帶孩子下山才能買到;此外,也有孩子許願,「希望有人能陪我玩」。孩子們的願望,出乎大人意料。
看似簡單的願望,卻傳遞著令人驚嘆的訊息:「外界投注在鄉村學校的資源多運用在團體合用的硬體設備上,鮮少會關注孩童個體生理及心理上需求」。「清景麟教育基金會」第一年推動耶誕心願的活動,原來僅單純地出自於滿足小孩心願的目的,然而,從孩子們五花八門的願望清單中,卻讓大人上了一課,同時奠定基金會日後的目標和方向,持續堅定地支持陪伴高雄地區的鄉村學校。
以學校為主體找到合作契機
全校15位學生,堅守在海拔1350公尺的山上,高雄市寶山國小是藤枝林道僅剩的唯一一所學校,也是高雄市最高、最迷你的小學。莫拉克風災後,曾一度讓往返部落的道路全毀而導致產業中斷、社區人口外移,直到國小再度返回部落復校,孩子遊戲的嬉鬧聲、上課的朗讀聲音讓部落重燃希望。有一年校慶,校長期待能給孩子們一個人多熱鬧的運動會,清景麟教育基金會便號召30位企業志工,組隊參與比賽,大隊接力、趣味競賽…,大人、小孩在這一場溫馨熱鬧的運動會上玩得不亦樂乎,企業志工不僅支持陪伴了山上的孩子,就連參與的大人都覺得很好玩,彷彿瞬間回到學生時代;同時,員工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之中,更加深入體會鄉村教育的需要,開啟日後對於「志工服務」多元的想法。
「將世界搬進偏鄉」是基金會在國際交流的計畫之一。在陪伴中發現偏遠地區的孩子普遍需要文化刺激,然而前幾年因著COVID-19的影響,卻導致國際資源無法進入到鄉村學校,在大家集思廣益之後,終於迸發「一秒到韓國」的計畫。由基金會媒合道地韓國料理主廚、熟稔韓語及韓國文化的志工,來到高雄甲仙區的寶隆國小烹調韓國道地美食,和孩童分享、共同體驗手作椪糖的樂趣。而寶隆國小在今年(2023) 七月終因少子化、村落人口外移而裁併校。鳳凰花開的時節,基金會受邀參與學校的最後一場畢業典禮,以如同家長般的身分出席孩子們的儀式,與全校13位學生、18位師長互道珍重再見。
以學校為主體,從中討論合作契機,持續推動6年以來,基金會走過17個鄉鎮區域,支持超過20所國中小,將近800人次志工投入59場鄉村學校服務活動,服務學生超過4千人,且所扶持的學校,皆為長期夥伴關係。
透過教育 支持孩子摘下夢想中的星星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創立於2017年,以教育為關注重點,由企業本體為首全力支持、整合相關資源投入高雄地區的鄉村教育。此外,基金會同為鹿樂長期深耕鄉村教育的盟友,彼此理念相近,更時常聽聞高雄地區的合作學校提及清景麟基金會在地化的深蹲及對鄉村學校的支持。今(2023)年初,鹿樂受邀成為「星願景」計畫訪視委員的一員,隨清景麟基金會拜訪了六所學校,範圍涵蓋高雄地區的山線與海線,仔細聆聽、了解每一所申請學校的需求與現況。
觀察到偏遠地區學校在教育推動上的資源缺口,基金會與高雄市教育局合作,成為公私協力的第三方角色,每年自主提撥預算,發起「星願景」教育補助計畫。由鄉村學校自行提出教育計畫,經評審委員的評選後,提供鄉村學校推動經費;此外也積極地媒合外部單位、整合企業相關資源,如媒合國際志工入校偕同英語教學、提供偏遠地區國中孩子晚自習交通經費,更與美國在台協會(AIT)高雄分處長期合作,為孩童注入國際觀點,與世界接軌,達到1+1大於2的加乘效益。
期盼透過教育讓每個小朋友,都能伸手摘下夢想中的星星。從孩子的願望、山上迷你小學的運動會、「將世界搬進偏鄉」、「星願景」教育經費挹注等計畫…,每一次實際的陪伴與理解,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在鄉村教育的議題中找到自身角色與定位;同時,藉由共同實踐的過程中,「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與精神,一點一滴地紮根而為企業文化,深植於員工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