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面

在校園裡培養永續公民素養

幫助孩子培養永續思維:最好的投資與承諾

文| 鹿樂平臺

圖| 鹿樂平臺

當孩子從「心」認同SDGs永續目標的意義,自然能驅動他持續實踐永續行動──這是我們對下一個世代最好的投資。

細膩的感受自然,與萬物同情共感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12__text3-01.jpg

.

 

某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有一堆懶洋洋的樹葉在石桌旁,一走進去左右兩棵樹宛如高大的守衛。這裡有許多小動物們:五顏六色不知名的小野花和嫩綠的小草、茂密的樹林,那是昆蟲的天堂,也是我心中的秘密花園。

你見過精靈嗎?你去過亞馬遜叢林嗎?歡迎來到雲海大石桌,你可以 在這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涼風的吹拂、聽著沙沙的樹葉聲,也可以順便欣賞蚊子逗弄著人們。

這裡景色超綠,可以讓你的眼睛放鬆和休息,在這裡有好多好多的笑聲,看來是孩子們嬉鬧的聲音,在這裡,可以與他們分享心事。眨眼間五年過去了,也是時候跟我的朋友們說再見了。

這美麗的角落,記錄著我的成長,這詩情畫意的校園,希望大家好好愛護它,讓它的長相永遠生存地那麼好。

──〈校園的角落〉 新北市雲海國小 張同學

這是雲海國小校刊《赤子心》中,即將畢業的孩子筆下的校園。字句間流露對自然的愛悅與敏覺,在他眼中所有生物都有個性,有的懶惰,有的調皮。雲海孩子徜徉於山林間,培養了深刻的感受力。

透過課程與環境安排,雲海國小讓最好的SDGs行動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發生:隨四季節氣呼息,依時耕作收成,與萬物共生。他們的心中不只有人類的未來,還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川雲霧,這些都是他們關注愛護的對象,他們的朋友。他們的行動,考慮了動植物朋友的處境,自然能做出友善環境的永續行動。生態、生命教育融入生活之中,自然而然──這是雲海國小師生一同營造出來氛圍與態度。

處處留心皆SDGs,只要我們用心

遊戲力社會企業與鹿樂合作的「SDGs永續桌遊」專案,媒合臺灣本島與離島共18所鄉村學校,這些場次皆由講師林志龍(龍哥)負責,他開著車上山下海。以雲海國小場次為例,他結束前一天在雲林縣場次後,先回臺中老家陪母親吃飯;隔天清晨五點出發,提早抵達新北市石碇的雲海國小,準備9:30的桌遊課程。

我們問龍哥會不會累啊?他說:「不要把它當成是任務,把它當作是出去玩,就不會累了。」這樣玩樂中服務的心態也展露在雲海校園中散步中,龍哥感慨這次來雲海國小沒看到雲海,潔如主任跟致遠老師馬上說:「就等你下一次再來囉!」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12__text3-02.jpg

.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12__text3-03.jpg

.

 

如同龍哥和中興國小的孩子與主任約定再訪學校分享桌遊課程,透過正向的合作經驗,企業組織志工與學校可以建立永續夥伴關係,讓更多人成為學校的教學後盾, 一起當孩子的學伴。

「每一件事都與SDGs有關係。」龍哥提到,比起記住1到17項指標的名字跟內容,更重要的是深入實行於生活當中;轉化指標,自然地融入課程中,並設計出讓孩子可以用出這些能力的舞台。

「這些行動都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好」這是龍哥向孩子們介紹SDGs的第一句話。沒有艱澀的用詞,生活化的用語貼近孩子,這是配合國小學習階段的因材施教,也是「SDG4優質教育」的展現──我們再次印證了處處留心皆SDGs。

給慢熟的孩子一點舞台與時間,讓茶香飄散

拜訪嘉義中興國小參與「永續小學堂」當天,孩子們顯得很靦腆,但談起他們熟悉的茶文化,孩子們便換上了職人般自信姿態,眼底泛著截然不同茶湯色澤。

在中興國小與曾文溪流域幾所學校共同參與編輯的《小事報──曾文刊》中,孩子寫下自家茶葉品種介紹與擔任司茶人的故事:

我們家種的是阿里山珠露茶,需要用手來採茶葉。因為早晨的露水會沾在葉脈,像是珍珠或玉露,所以叫做珠露茶。喝起來會有一種高山茶才有的香味,茶湯的顏色是蜜綠色。

──嘉義縣中興國小 葉同學

才剛濕淋淋地從珈雅瑪瀑布回到莊校長家,我們就開始擔起廚師的責任。由於沒有再繞道去茶山國小,所以我們比其他人早到十多分鐘,老師說:今天的晚餐你們要自己烤喔!幸好我們平常就有在煮飯,不會手忙腳亂。終於餵飽了這群餓鬼之後,茶山國小的鄭校長請我擔任司茶人,也請我教會茶山國小的同學,「那有什麼問題」我說。

我把泡茶流程遛一次之後,就輪到茶山國小的三個夥伴了。他們一個要泡茶時,手一〜直抖,抖到把茶倒出去杯外了!第二個手中的壺一直滑,還說好可怕!最後一個也最好笑的是明明壺把就不燙,他卻一直喊燙,後來我決定站起來扶著他的手,「咻」的一聲就倒好了。看他們泡茶就好像看到四年前的我,好懷念啊!

──嘉義縣中興國小 陳同學

從中可以看到孩子對自家茶葉的熟稔,以及對於司茶一事的自信光采,「那有什麼問題!」畢竟他們已經在得天獨厚的茶鄉氛圍與學校循序漸進的引導下,磨練了四年光景呢!看到鄰近學校的學弟妹泡茶時又慌張又怕燙的樣子,她也想起從前剛學泡茶的自己,看見了自己的成長軌跡。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12__text3-04.jpg

(來源/中興國小)

 

因應他們的害羞性格,中興國小確立發展方向於茶藝課程與國際交流後,逐漸打造出學校的特色。Avayi校長的比喻在地又生動,他說:「我們中興的孩子不是害羞,其實他們是慢熟,就像茶葉一樣,要泡一下。」茶葉乾燥未泡開時,看似乾癟暗沉;但經過沖泡與調理,並給他們好的茶具與茶席,原本內斂的茶葉便會舒張開來,向周遭展示蜜綠的茶湯,清揚的茶香。中興國小的團隊就像一位好司茶人,為孩子提供好的學習場域與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把能力展現出來:或招待外校同儕,或招待國際學伴,他們的茶香,因為這茶席的舞台,有機會被更多人品嘗到。

建立夥伴關係,共通為永續社會鋪路

鄉村學校作為孩子的主要訊息接收來源,以「永續發展教育」傳達永續精神給下個世代的公民,更顯重要──畢竟,這些孩子長大後的抉擇,將會影響到社會與自然環境。永續教育這帖良藥,雖非藥到病除,卻能從「心」調養社會體質,讓改變更深遠。從這些實踐中,我們可以看見鄉村學校、社會大眾、企業成為教育夥伴,一同合作,給孩子們舞台去練習與表現,讓他們知道「我做得到」。透過課程與活動設計,幫助孩子從日常生活、環境與課程中,培養永續思維,履行永續行動。

當孩子從「心」認同SDGs永續目標的意義,自然能驅動他持續實踐永續行動──這是我們對下一個世代最好的投資。

我們不會讓你失望的,你將見證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12__text3-05.jpg

.

 

/media/original_images/Shi_n39oDhv.png

這是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出身的詩人兼氣候特使Kathy Jetnil-Kijiner的詩作。這首詩,是作給她當時7個月大的女兒的。詩中提到了氣候變遷的威脅,在持續上升的海平線中,他們的國家被淹沒,只有護照上的國名可以被稱作「家」;威脅島民的不單是海洋,還有罔顧他人痛苦的財閥與短視的決策者,他們也如洪水海嘯吞噬島民的生存……。然而這首詩卻有個明亮的結尾,她溫柔地對懷裡的女兒訴說,她不會讓這些災難發生在襁褓中小小的她身上。因為她,媽媽爸爸與大人們會一起盡一切的努力,盡一切的思緒,讓這些災難遠離。

學校重視永續發展教育的決心,就像是這首詩的結尾,堅定地告訴孩子:We won’t let you down. You’ll see. 為了善待從孩子手中借來的地球,當今擁有比孩子更多決策權的大人們,若能拿出對待自家襁褓嬰兒的慈愛,為他們從長計議,幫助到的不只是孩子,也是未來邁入晚年的自己。為未來領導人種下永續思維,是當下的我們最好的投資,也是對彼此最好的承諾。

/media/original_images/20230912__text3-06.jpg
自然而然,最好的SDGs行動就在日常生活
自然而然,最好的SDGs行動就在日常生活

文章日期:2023-09-12

這是雲海孩子的日常:沒有人看到蟲子會尖叫逃走,他們與小生物相處自如,可以觀察牠們獨特的美──雲海國小的理念於此展露: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規律的接觸大自然,可以淨化心靈平撫情緒。 生態、生命與生活環環相扣...
閱讀更多
茶香傳千里:立足在地文化的國際教育
茶香傳千里:立足在地文化的國際教育

文章日期:2023-09-12

「其實,我們的孩子很害羞。發展茶藝課程與國際交流,是因應他們的性格,先讓他們有充實的內涵,進而有信心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文化。」學生家中多從事茶業,對茶相關的一切不陌生,學校的課程更是系統化幫助他們循序漸...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