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中小混齡為主軸,
同一個空間、不同年齡層的學習模式,
讓孩子從認識自己的家鄉,
並結合在地產業、人文與自然環境,
一同守護他們的教育與成長。
我們是誰

.
時間回到民國85年,賀伯颱風挾帶驚人的雨量,讓豐山一夕之間風雲變色;接著而來的921地震,導致一連串土石流效應,大大改變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與村民生活。
「老天跟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讓豐山每逢大雨必定『封山』。」
村民幽默打趣說著,語氣中卻充滿了感嘆,在老一輩豐山人的記憶裡,夏季螢光閃閃、溪裡滿是魚蝦,村子曾經人聲鼎沸、旅客絡繹不絕,彷若天堂。

.
豐山位於嘉義、雲林、南投三縣交界,四周高聳的山林形成一個盆地地形,是台灣最高的平地農村,至今仍延續著樸實的山村氣息。
豐山有著各色豐富的山產,麻竹筍、野生愛玉、黑糖……,村民也種植高山蔬果,如牛番茄、青椒、四季豆、甜柿等,濃濃的田野風情交錯在高聳的山林間、溪谷旁。早期先民為了製造樟腦油、檜木油而群聚此地,建造家園,如今即使風災、地震讓原本熱鬧的豐山村顯得寂寥,山老鼠濫伐森林的狀況頻傳,樂天知命的豐山人依舊努力守護、不離不棄,選擇與這片山林共存共榮。

.
理念與嘗試
把孩子留下
幾乎沒有年輕人的村庄有沒有未來?
豐山和其他偏鄉地區一樣面臨青壯人口外流嚴重的問題。父母出外工作,小朋友多是隔代教養,小學畢業後,必須到遙遠的另一座山就讀國中。
為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須離家求學,從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與家鄉的發展,豐山國小於105學年度奉准轉型為豐山實驗教育學校,增設國中部並逐年招生,為豐山社區居民繼續守護孩子們的教育與成長。

.
以國中小混齡為主軸,期望不同年齡成熟度的學生能在同一個空間內參與學習活動,互不干擾又能互相學習。國小部進行混齡教學;國中部會考科目分齡教學,活動課程與藝能課程國中小混齡學習,讓學生的學習場域走出教室、走進社區,與社區產業相互結合成實作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自信,帶領學生領略學習的美好。

.
從認識自己的家鄉開始,豐山的實驗教育結合在地產業、人文與自然環境。我們帶著小朋友養雞,讓孩子實際與雞相處,學習自己體會、判斷怎麼樣給小雞好的生活環境。一塊屬於孩子的小農地正在開始營運,從有機耕作到自產自銷,希望能帶動在地的農產品銷售管道。另外也積極做歷史人文、產業踏查,實際與豐山耆老、當地民宿業者接觸。
目前豐山國小的混齡實驗教育從幼兒園一路延伸至七年級,這是一條漫漫長路,如同風災過後的山林養護,需要時間培育,在對環境順服與敬畏下發展出適性與直覺。並且,希望我們的努力與堅持、當中的苦與樂被更多人看見,將這片世外桃源分享給來到這裡的每位旅人。

提案與回饋
一、邀請對象
- 國中理化或地科教學
為七年級學生上課,培養孩子科學探究之能力。 - 樂器教學
教導學生學會簡易的樂器(如:烏克麗麗、口琴、回收物打擊樂……等),都可以提出與我們一起討論。 - 其他專長
若您有其他課程,對教育充滿熱忱、願意投注新力發展科學探究課程者,也都歡迎報名,與我們連絡。

.
二、教學時間與對象
- 國中理化或地科教學
時間:國中部4節:星期一2節,星期二2節。
對象:為七年級學生,人數5人。 - 樂器教學
時間:國小部8節:星期二2節,星期三4節,星期四2節。彈性可議。
對象:對象為國小部為主,約21人。 - 其他專長
教學時間與對象皆彈性可議。
三、我們的回饋
- 住宿空間。
- 與學生一起進行農事體驗。
- 戶外探索活動。
- 人文歷史田野調查,共同瞭解豐山、認識豐山。

山岳步道實地踏查。

.
歡迎來豐山實校
我們建議的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國道3號梅山下交流道→162縣道、台3線→梅山→162甲線→太平→瑞峰→169線道→太和→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