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更多孩子透過踢向天際的跆拳道課程,學習新技能、強健體魄外,更帶來生命的成長。從膽怯變勇敢,從分心變專注,從消極變積極。
我們是誰
因著對臺灣鄉村教育的關注與愛,跆拳道教練柯亭伃於2022 年1月向鹿樂平臺提案合作,期許透過自身跆拳道專長,服務臺灣偏遠地區。計畫名「踢向天際」,意指孩子和志工們都正往夢想的道路前進,夢想如天際般廣闊明亮,充滿希望;而「踢擊」作為跆拳道最基礎,卻最困難的動作,更意味著為目標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同年4月,踢向天際與鹿樂合作的第一站:花蓮瑞穗鄉奇美國小,之後更前往臺南和嘉義,在臺灣農村和部落學校,開啟了跆拳道和體育的教學扶助。

花蓮瑞穗鄉奇美國小
踢向天際 2.0
2022 年9月(111 年學年度)起,踢向天際以「為臺灣的體育教育帶來復興」為核心,招募志同道合的志工教練,一起為對體育教育專業有需求的臺灣偏遠地區學校,創建跆拳道社團,並為學校舉辦品格運動夏令營
從原先柯亭伃一人志工,到九人志工團隊;從一次性的體驗課程,到長期合作。在花蓮、嘉義、臺南皆有踢向天際志工的身影,志工一次次往返城市和偏遠地區,只為了讓孩子們可以繼續跆拳道學習;但每看見孩子們炙熱的眼神,志工們就把舟車勞頓拋在腦後。
「教練,你什麼時候再來?」孩子的童言童語,像是志工的強心劑,更是踢向天際延續和學校合作的契機。
理念與目標
期望更多孩子透過踢向天際的跆拳道課程,學習新技能、強健體魄外,更帶來生命的成長。從膽怯變勇敢,從分心變專注,從消極變積極透過志工對孩子們視如己出的愛,給予孩子們成長中所需的陪伴和鼓勵,培育健全品格。
- 增強體能:讓孩子的精力有正確的抒發管道,課程中教導跑、跳、蹲、滾等動作,促進孩子的肢體發展,並引導孩子嘗試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深蹲跳、折返跑等體能動作。
- 攻防概念:前踢、旋踢、下壓等基本踢技,和正拳的手部攻擊動作,以及上防、下防、內防等防禦動作,訓練孩子能攻能守的立即反應力。
- 團隊合作與運動家精神:透過體能遊戲,孩子必須與同學相互扶持、討論戰術,從中學習團隊合作,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家精神。

大竹國小的孩子互相幫助(圖片來源/柯亭伃)
【本次,鹿樂媒合和鍥精密電子的企業 ESG 計畫,挹注經費支持踢向天際 2.0,協助偏遠地區學校發展多元學習,結合體育教育,關注 SDGs 之「優質教育」,回應全球永續議題。】
活動紀錄
「這裡的孩子都生活在部落裡,平時沒有機會接觸其他運動,他們的活動力很好,可以藉由跆拳道放電一下。」——花蓮奇美國小的郭老師分享申請課程的動機。
擔任志工老師的柯亭伃教練在10年前確立了投入教育工作的志向,她認為教學有很多形式,在學校、才藝班、城市、偏鄉都可以是教學發生的場域。
這次的課程共合作三間學校,分別是花蓮奇美國小、嘉義松山國小、臺南大竹國小,柯志工號召同樣具備跆拳道技能的親友一起投入,為孩子帶來熱身、伸展拉筋、體能遊戲、踢技和防禦、翻滾和跳躍、體能訓練與收操…等一系列教學內容。

基本翻滾(來源/柯亭伃)

戶外場地也可以上課(來源/柯亭伃)
多所學校老師提到,因為學校不一定會有體育專長的師資,孩子較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體育課程,本次的跆拳道課程讓孩子能夠嘗試更多樣的體育活動。跆拳道作為一個不受人數限制的運動,即便學生數不多也能進行,格外適合學生人數少的偏遠地區學校。
柯亭伃教練積極在跆拳道社群分享服務心得,以Vlog與貼文,號召更多跆拳道教練投入偏遠地區體育教學服務,最後號召了8位專業的跆拳道教練,一同組成踢向天際9人教練團隊。
柯亭伃教練提到,原先與這些教練朋友也只是網友的關係,彼此沒有實際見過面,是因為這一次的服務號召,才讓彼此真正聚在一起,且團隊中有幾位是年輕的大學生,這樣的經驗傳承與向下扎根,有機會讓更多青年看見自己可以對臺灣偏遠地區教育如何施力,也將漣漪效應從跆拳道界向外擴散至整個體育界,乃至更遠更遠。
踢向天際志工教練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