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幸福感是什麼模樣?
夏日,微風輕輕包圍吹拂過,
冬月,細細鵝黃暖陽敷臉頰。
依循四季的呼吸,我們生息茁長,
願我們在南河相遇,成為彼此的夏風冬陽。
我們是誰

.
南河國小位在鄉道(苗26)線上,屬於苗栗縣公館鄉的山區。這是一所小而美的學校,卻因為農業沒落造成人口外移,我們的學生一度不足30人,差點遭到小校裁併。
理念與嘗試
如今全校學生從25人增加到40人,成功擺脫小校裁併的陰影。曾經的裁併危機,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學校定位與教學理念:
開放學區
現在全校學生40位,其中30位是從市區來。雖然地處山區偏鄉,但我們離苗栗、公館市區其實不遠,通車20分鐘便可到達。開放學區後,市區孩子能夠上山來就讀,過程中我們發現,每一個將孩子送上山的家長,對於教育有著不一樣的期待。我們思考著南河的獨特性在哪裡?如何與市區學校做區隔?

.
學校=教育工廠?
鐘聲響起,上工,老師進教室、翻開課本、上課;等待鐘聲再次響起,下工。
學一樣的課本,上下學、吃飯作息都聽一樣的鐘聲按表操課,這就是工廠模式,社會的演變導致學校變成了教育工廠。而在一個教室會發生的是,老師打開課本不管你會或不會就開始教,會的人停留在這個班級等待,不會的人也得待在這個班級不能往後。有些人的程度可以先學,有些人可能還在後面,但是我們的制度不允許,市區學校大班教學為了方便教育,更是如此。

.
越來越多人在思考,除了傳統的學習模式是否還有別的選擇?南河國小嘗試混齡教學,讓原本兩個年級的孩子合併在一塊上課。「教室是學生的」,以前上課都是賣力教,學生在底下聽,現在讓大孩子的用他們的語言教小的,老師是引導同時也在觀察學習。
不救菜英文,我們快樂學英語
什麼是偏鄉學校必須發展的?我們認為是語言。

.
偏鄉的孩子必須跨出去,而走出去需要語言作為工具,所以半年前南河國小開始加強英語教學,全校目前有五位英語老師,每天下午有兩小時的English Time,每個小朋友每週可以接觸到11堂英語課。 在南河,我們不教「英文」,而是讓孩子在「英語」環境中遊戲,不強迫背單字、考英檢,只希望他們能夠常常接觸這個語言,不討厭、害怕說英語。接下來可能規劃成社區解說、文化課程,希望英語不只在室內課堂,也能用進生活。我們相信從小給孩子「快樂的」英語環境,讓他習慣這個語言,當他長大了需要用到這個工具、有了動機可以自然而然地精進它,不恐懼。
提案與回饋
2016年,南河開始推行「四學季制」,依循四季遞嬗,在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假期。四學季制一學期上課10週、休息2週,較過往一個學年度分成上下兩學期、一學期上課16週的模式,學生學習更有效率,也可以避免暑假太長,造成學生「夏季學習失落」的狀況。

.
今年暑假,我們想帶給孩子一些操作型或體驗式的課程,而不只是在教室聽聽簡報。我們期待孩子可以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學習、遊戲,也期待可以融入一些生活英語,讓英語教學不是只存在於課本書頁間,而是能應用在生活當中。歡迎你來成為我們的一份子,一起享受豐富有趣的假期!

.
一、邀請對象
有想法、有做法的你,來帶領孩子進行操作型或體驗式的課程活動。類型、專長不設限,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提出,我們一起來討論合作 !

.
二、教學時間與對象
時間:7/17~7/21上午;7/31~8/11上午。
每次至少2~4節課(80~160分鐘),確切活動時間彈性可議,歡迎提出與我們討論。
對象:彈性可議。
三、我們的回饋
- 小茶(餐)點。
- 小朋友自製手工皂。
- 幸福飽滿的感覺!
- (不提供住宿。)

.
歡迎來南河國小
我們建議的交通方式
- 大眾交通:於苗栗車站搭乘新竹客運客運5659(苗栗=北河),約35分鐘抵達南河國小(目前因疫情暫時減班中)
- 自行開車:於頭屋交流道和苗栗交流道,約10分鐘車程抵達南和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