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客家古庄
在MAKER炙熱的玩心下
整個庄都打造成了實驗室
期盼你來我們的基地作客,一起玩3D!
我們是誰
屏東縣佳冬鄉,是一個超過三百年的客家庄,也是黑珍珠蓮霧的故鄉!

楊氏宗祠。

.

.
理念與嘗試
校友出國心繫故鄉 捐器材還跨海視訊授課
佳冬國小校友孫震南,畢業後一直心繫家鄉。三、四年前在美國研究3D列印拿到博士後,到新加坡科學研究局工作。返鄉時特地重遊母校佳冬國小,適逢校舍拆遷,為了留下回憶,於是與學校合作嘗試以3D列印留下舊校舍樣貌。雖然建模沒有成功,但是在過程中發現3D列印、程式設計的教育價值,於是孫博士不但捐了好幾台3D印表機給母校,回到新加坡後,更透過視訊教老師操作。
「他都用視訊在教,真的是聽不清楚,也看不清楚,又會DELAY,會LAG,有時候說實在毋災咧教啥(閩南話:不知道在教甚麼)。而且所有操作介面都是英文,找來找去,找半天才知道博士在說什麼。」主任大笑:「是我們行政人員第一批先開始學。因為博士都熱情無比要教我們了,總不能說我不要學。他從新加坡開課,然後我們在這邊學,就是這樣開始的。」
老中青三代老師 接力傳承3D列印課程
孫博士教了一段時間,由替代役宏鵬、資訊組長王瑞榮帶小朋友做3D列印,結合新調入郭嚴隆老師的機器人專長,帶佳冬國小小朋友拿下兩屆機器人競賽四面獎牌。
受到孫博士的熱血影響及林育毅校長一直想讓孩子們眼界視野有所不同迎向世界的想法,校長持續想辦法突破與提升,申請了3D科技教育理念學校,盼望在既有基礎上佳冬國小能永續經營與成長。

小朋友3D作品。

今年得到機器人划龍舟比賽第二名——飯匙龍舟隊。

.
開心最重要! 創作中自然有學習
目前的3D列印、程式設計課程最重視的是如何讓小朋友發揮創意去創作。「小朋友用電腦可以做出一些用筆比較難做的東西,也只能說是東西,因為看不出來是什麼。」黃老師忍不住笑了:「可是小朋友可以振振有詞地告訴你那是什麼。以前創作大部分是平面的,現在變成3D,而且用電腦修改即時又容易。他們常常會有有趣的新發現,然後很開心。」
3D列印可以讓小朋友直觀的體會到空間概念,這是以往紙筆教授所難以辦到;程式設計修改與反應很即時,本身像遊戲同時又能訓練到邏輯推理。又因為基礎操作非常簡單,所以現在的3D列印、程式設計課程設計,沒有課本與講義,只是給小朋友一點簡單的操作方法,接下來就讓他們在遊戲與創作中體驗、學習。
提案與回饋
我們3D列印課目前常用的軟體是sketchup,不過這個軟體可能比較適合建築,希望老師來能教我們blender或meshmixer,這種比較軟的開源繪圖軟體,讓學生可以畫人、臉、動物等曲面比較複雜的作品,創作更自由。
一、邀請對象
- 程式設計
授課內容為blender或meshmixer或者志工老師推薦、設計的課程。
二、教學時間與對象
時間:一個學期每週或每兩週一次,或是寒暑假密集課程為主。
對象:彈性可議。
三、我們的回饋
- 校區彩虹屋住宿。
- 招待在地人文地景深度導覽。
- 當季農、漁產品嚐。!

在地粄條店自己種米做粄條。粄條本身有股清澈的米香,而且富有彈性。
歡迎來佳冬國小
我們建議的交通方式
- 自行開車:台17線轉佳興路可到校門口。
- 大眾交通:佳冬火車站出站走約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