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媒合 青年 鹿樂
都蘭賞鳥趣
台北市 賞鳥趣團隊
2019/07/01
2019/08/08
2019/08/08

晴空萬里的都蘭午後,襯托著孩子們的嘻笑聲—

深入窺探鳥類樣貌,散播永續教育的種子。

我們是誰

團隊由三位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的學生所組成。一位平時埋首在書堆中奮鬥不懈、一位是對接待服務瞭若指掌的引水人、一位是熱愛自由的孩子王。團員各有所長,對教育抱持高度的熱忱,一齊朝向共同的目標努力,期望對社會有所貢獻。

專案介紹

「本專案入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08年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並執行與偏鄉學校互動之服務學習實踐企劃,協助偏鄉教育發展。」


人類大興建築、開拓土地的同時,環境也在無形中被破壞,而在各項環境保育議題中,鳥類是生態系中重要的一環,牠們是生活中時常接觸卻不常被注意的存在,於是團隊以鳥類主題,希望學生從認識鳥類相關知識,進而關心在地自然環境,並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團隊將學習情境聚焦於在地,希望學生關心環境議題能從家鄉出發,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中,透過都蘭國中附近豐富的自然資源,整合知識與生活經驗,將課程延伸至社區活動,邀請居民一起參與,並參與在相關議題中。

活動紀錄

「都蘭賞鳥趣」於2019/08/01-08/09在都蘭國中舉行,以鳥類為主題,從鳥類的演化帶入常見鳥類的介紹,搭配互動遊戲加深學生記憶,並進一步介紹牠們的身體構造、各器官功能以及習性。課程設計生動活潑,結合數位影音,引發孩子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1_HO90MlH.jpg

學生透過觸感體驗,加深認識鳥類羽毛的構造。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2_pLzvRFw.jpg

學生進行遊戲,找出不同鳥相對應的巢穴。
 

在熟習鳥類的相關知識後,團隊帶入鳥類相關的文學、藝術和音樂領域,準備手作課程,讓孩子盡情發揮創意,也讓他們了解到世界萬物是如此息息相關。為了讓學生有機會學以致用,團隊與野鳥協會合作,帶著孩子前往臺東附近適合賞鳥的地區,實際運用相關設備,近距離觀察不同品種的鳥類,並透過攝影或繪畫記錄,更仔細觀賞鳥類的樣貌與特徵,種下往後學生自主探索生態的種子。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3_m9D7Jry.jpg

動手DIY製作鳥巢。
 

實地探查後,團隊緊接著切入環境保育相關議題,引導學生思考生活環境的改變,從家鄉出發,深入反思,帶領學生從多元面向去綜觀,於最後一堂課安排角色扮演的活動,已知本溼地建光電之事件,分配學生扮演保育團體、政府代表和一般民眾,實際進行辯論,討論各方立場,學生的表現令人驚艷,不但能給予有力的論詞,亦能理性衡量各方論點,回饋不同角度的分析。

營隊的最後一天,成果發表以戶外倡導的形式進行,學生以故事的方式向民眾介紹所觀察到的趣事以及知本溼地、外來種等議題,並透過宣傳文宣和社群媒體將理念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