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法」主題統合「藝術」及「靜心」(meditation)精神,強調知識、情意與技能兼重的素養導向,讓書法課程創新與實踐在偏鄉學校激起不一樣的火花。
我們是誰
我們是一群來自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自主學習社群,以服務學習為宗旨的「書藝潛能開發暨身體實踐」社團。目前國小現場教師普遍缺乏書法示範能力,我們透過有習字經驗的團員,並邀請大學端的教授擔綱顧問,一起投入偏鄉教學。

書藝潛能開發暨身體實踐團員
專案介紹
「本專案入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08年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並執行與偏鄉學校互動之服務學習實踐企劃,協助偏鄉教育發展。」
「書藝潛能開發暨身體實踐」團隊在今年108年5月~9月中旬前往花蓮縣壽豐鄉豐裡國小,為偏鄉學校的教師與孩子設計一套「書藝靜心增能課程」,共10次課程。本次主要任務在於國小面臨國語文領域節數之壓縮,書法正課已從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國語文領域消失,國小教師在寫字教學方面遭遇教學困難。期望藉此服務學習計畫,將教學課程應用於國小端的師資培力,提供有效的寫字教學模式與課程設計原則,亦期待解決學童注意力渙散等問題。

團隊講解與示範書寫原則
活動紀錄
以前帶過的是中高年級的學生,這次是第一次帶低年級的學生。覺得印象最深的是,低年級的孩子非常好動, 為了解決他們的好動心,我們會善用班級經營,像在正式課程前先講好課前的「約定」,透過「靜心5~10分鐘」調整好大家上課的狀態,才進入課程。我們收到學生對於「靜心」的想法:靜心的時候,要把眼睛閉起來……然後呼吸,老師說的是感受呼吸……我感覺很舒服、很平靜,但有時候會有快要睡著的感覺(國小一年級)。

帶領孩子靜心引導與練習
這次的課程,雖然報名參與的學生人數很少,只有9位;但老師卻有16~17位,每位老師都用研習的態度來上這個課程,其中也有位老師回饋說:花蓮縣雖然有推「新式九宮格」但效果好像不好,經過這次研習,才知道它的用途。上過我們的課程後,也懂得如何將這套課程教給學生了。

與豐裡國小老師教學實務與真實情境探討

個別指導與調整字形

豐裡國小學生田字格應用與實作練習

豐裡國小學生課前之回想複習及自我學習評估
團隊成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