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媒合 青年 鹿樂
漁村裡的美術課
屏東縣 大小港邊熱帶漁林
2019/05/10
2019/07/02
2019/07/02

「如果給你一張白紙、一支畫筆、還有一堆來自漁村裡的廢棄物,請你彩繪出心目中的海洋世界,你有想過那會是什麼樣的畫面嗎?」

孩子們雀躍的小手躍躍欲試,盡情在白紙上揮灑繽紛的色彩。

我們是誰

原本長期在北部從事美術、平面設計相關工作的團隊成員,因緣際會南漂屏東、高雄工作,開始了往返臺灣南北兩地的生活。近距離接觸熱情的南臺灣鄉鎮文化後,喜歡上南臺灣人情味濃厚以及傳統產業的多元化。卻也從中發現臺灣南北的資源不均與資訊落差,希望能在工作之餘為拉近城鄉差距盡一份心力。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1_bkTi6sM.jpg


 

長期出差屏東縣林邊鄉的工作期間,與當地居民長時間相處,被漁村的熱情海派深深吸引。也從旁了解到偏鄉學校遇到師資、硬體設備、教材等等的資源匱乏,侷限了孩子們學習的多元性,因而希望藉由自身專長替偏鄉盡一份心力。

專案介紹

「本專案入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08年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並執行與偏鄉學校互動之服務學習實踐企劃,協助偏鄉教育發展。」


青年團隊運用美學教育、行銷推廣之專業,協助偏鄉學校孩子培養美學知識、增添創造力。團隊也希望透過偏鄉社區資源串接,將地方特色文化透過美學包裝成藝術行動,凝聚社區力、美化環境,將社區文化之美行銷推廣出去。

成員運用在臺北美學設計、行銷、規劃體驗遊程的工作經驗,與偏鄉小學合作,設計一套能激發創意與提升美學教育的課程,規劃多面向的美學主題-地方傳統產業、時事議題、社區活動,期許此計畫讓整個偏鄉提升整體美學,並透過美學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提升對家鄉的認同。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2_K1SQoAA.jpg


 

活動紀錄

屏東縣林邊國小用心深耕藝術教育,不定期舉辦學生音樂會、學生美展並出版《林邊藝童趣》刊物,但礙於每個學期有課程進度安排,老師們忙於正規課程抽不出時間舉辦相關課程,所以學校期許與團隊合作,共同陪伴孩子多元學習,一同推廣偏鄉藝術教育。

青年團隊與林邊國小展開共識會議,了解學童平時美學課程內容及學童特質,進而客製課程與社區藝術行動。另外,也透過執行田野調查,將社區閒置資源(例如場地、廢棄材料等)再利用,與社區文化特色結合創作公共藝術品(例如於魚塭旁空地用蚵殼創作藝術品、取廢棄蓮霧木創作藝術作品等)。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3_XN4Qtu2.jpg

老師教導學員如何正確使用雕刻刀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4_TWwYhsm.jpg

學員小心翼翼的雕刻自己的作品
 

2019/08/12-08/16、08/19-0820,青年團隊進行為期七天的藝術營隊活動,帶領學童進行多元的創作課程,包含結合當地產業議題的彩繪蚵殼風鈴、蚵殼拼貼畫、蓮霧木橡皮印章,以及以周邊魚塭養殖業為主題出發的彩繪石斑魚鑰匙圈、搭建布置自己的魚塭課程等。另外,結合屏東燈會時事議題,帶領孩子做一盞自己的燈,並製作許多藝術裝置作品於社區閒置之空間擺放孩子的作品,期待用藝術行動推廣當地社區特色文化。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5_yrYZUlT.jpg

團體示範後老師們進行一對一教學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6_WatSRMn.jpg

發揮創意彩繪屬於自己的魚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7_dTeVBCn.jpg

團體合作訓練默契及溝通
 

教室裡的每個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創作當中,有的熱鬧、有的專注,卻都在這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急不徐的盡情彩繪著。藝術教育最有趣的就是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可以發揮想像力,畫出心目中的模樣。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8_zwXmxM3.jpg

與自己的作品大合照
 

團隊成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