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志氣高!
自學生分享在全球蔚為風潮的3D列印,
讓偏鄉不遠,與世界接軌。
我們是誰
國一及小六的兄妹,陳竑愷與陳柔伊,擁有優秀的英語能力,從而利用國外的學習平臺,Khan Academy、Udemy和Youtube頻道,自行研究3D列印。竑愷更曾自行組裝了2台3D列印機,Prusa clone和Prusa i3 MK3。
專案介紹
3D列印泛指「由電腦設計、列印機做出立體物品」的製造方式,其列印出的物品可以擁有任何形狀和幾何特徵,近年在國外極為盛行。
陳竑愷與陳柔伊相信「願意學習,就能獲得豐富的成果」,於是向鹿樂平臺提案,前往偏鄉學校分享3D列印和英語的自學經驗,將新科技帶給偏鄉的學生,也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
活動紀錄
2019年4月、5月,陳竑愷與陳柔伊前往了5所偏鄉學校進行分享,分別是南投縣營盤國小、苗栗縣同光國小、彰化縣潮洋國小、雲林縣內湖國小、台中市溪尾國小。
彰化縣潮洋國小
與台下學生同齡的陳柔伊,分享自己如何學習英文。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學習英文的目標!」柔伊說,她的夢想是在新加坡的金沙酒店工作,所以必須提升英文能力。「我會看CNN、BBC等國外媒體,在家也會跟爸爸用英文對話,就連上Instagram我也會用英文發動態。」找到目標是學習的動力,把握各種機會使用英文,才能進步得更迅速。
柔伊提到,在前面幾場分享會,她觀察到學生都對3D列印比較感興趣,所以這次特別準備了拼字遊戲,讓學生分組競賽,贈予最快拼出單字的組別一大把糖果,活絡氣氛。
英文拼字遊戲成功引起學生的興趣。
竑愷負責介紹3D列印的原理與應用。分享開始之前,竑愷獨自準備器材,將事先列印的各式物件陳列在桌上,對於搭話的人,他只是微微點頭示意,給人安靜、內向的感覺。沒想到,拿起麥克風的竑愷變得很不一樣!「這是我的第一台3D列印機,我第一次使用時印出了一隻貓咪……。」講著關於3D列印的種種,他的眼裡閃爍著光芒。
陳竑愷跟大家分享接觸3D列印的過程。
過程中,竑愷穿插有獎徵答,不時提出:「你們覺得3D列印可以幫助尾巴斷掉的鱷魚嗎?」等問題,也贈送學生他列印的蛞蝓玩具。最後,竑愷也邀請大家到台前欣賞他的作品,有恐龍、車子、筆筒等。學生們看了紛紛驚呼:「太厲害了!」並開始思考自己要列印什麼才好。
許多學生第一次看到3D列印機器及成品,感到新奇。
潮洋國小主任林曉琪表示,因為許多學生不曾接觸3D列印,沒有看過機器或是成品,這次的分享會給予學生不同的刺激與體驗。同齡人的分享更可以作為學生的榜樣,讓他們思考「如果是自己能夠付出什麼」。
對竑愷與柔伊來說,這次的分享會是全新的體驗。雖然一開始很緊張,幾次過後,他們在面對群眾時變得很有自信,更在活動結束後開心的說:「有了這次的經驗,未來想前往更多學校分享。」
3D列印偏鄉分享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