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招募 小校 許願
聞風聽海畫西嶼
澎湖縣 竹灣國小
2019/07/01
2019/07/22
2019/08/09

頂著一望無際的藍天,漫步在潔淨的白沙上,海風中夾雜著濃郁的海水鹹味,來到西嶼,看著湛藍無垠的大海,才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藍海」。

我們是誰

竹灣國小位於澎湖的西嶼鄉,「西嶼」曾有個可愛的舊名叫做「漁翁島」,因西嶼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島上的居民大多從事捕魚行業因此而得名。

從澎湖本島沿著203縣道,一路往西走,通過了三百年的通樑古榕,也橫越了著名的跨海大橋,進入西嶼不久後,就來到以白膜花生著名的竹灣村。澎湖的花生就以竹灣最為有名,因土豆的外膜還沒變紅,味道甜軟、鮮嫩、越吃越香,因此稱之為白膜花生,也是竹灣居民重要產業之一,而竹灣國小就在竹灣村的不遠處。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1.jpg

澎湖跨海大橋全長共計2,494公尺
 

竹灣國小迄今已建校99年,明年就是竹灣的百年校慶,然而歷史悠久的學校也敵不住少子化、人口外移的影響,學生人數與百年歷史形成了強烈對比。校長表示,像竹灣這樣全校六個年級六個班的情況在澎湖其實非常普遍,兩年前澎湖也因此裁撤了三所小學。然而,不論學校的未來如何,許鴻文校長提到:「基於教育的本質,只要是為學生好的,我們就盡力去做。」進入校園,映入眼簾的是充滿家鄉特色的彩繪圍牆,可愛的海底生物,以及生動有活力的白膜花生,正是竹灣全校十來名孩子與藝術深耕老師合力的創作。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2.jpg

古樸的竹灣國小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3.jpg

竹灣國小可愛的海底生物彩繪圍牆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4.jpg

竹灣國小白膜花生活力十足的彩繪圍牆
 

理念與嘗試

開心農場在校園

竹灣雖然是一所僅11位學生的迷你小校,但走進校園卻可發現,這是一間充滿驚喜的學校。校園種植了多元的水生植物,如蓮花、蕹菜、金魚藻、龍骨瓣莕菜等,是孩子們植物課本的最佳觀察場所;還有專門提供蝴蝶幼蟲食草的蝴蝶園,在這裡可以近距離觀察到柑橘鳯蝶的幼蟲,只是一進園區我們抬頭卻不見半隻蝴蝶飛舞,主任解釋著,前陣子有位學生離開時忘了把門關好,所以全部的蝴蝶都飛走了,只好等著蝶園中的幼蟲快快長大,蛻變成一隻隻美麗鳯蝶。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5.jpg

竹灣水生植物生態池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6.jpg

竹灣美麗的蝴蝶園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7.jpg

蝴蝶園中的柑橘鳯蝶幼蟲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8.jpg

要眼力好才看得到的柑橘鳯蝶幼蟲
 

竹灣國小也是一所對食農教育極力推行與實踐的學校,校園內種植著多樣的農作物,像是南瓜、絲瓜、玉米、茄蕃、石榴、木瓜、九層塔、花生等,對學生來說,除了可以體驗務農的樂趣及辛勞,在和同學、老師一起照顧打理的過程,孩子們也變得更加了解當地的產業、尊重自然與懂得珍惜食物。

/media/original_images/P21-09.jpg

小小農夫親手種花生(圖/竹灣國小提供)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0.jpg

5、6月是白膜花生的採收時節(圖/竹灣國小提供)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1.jpg

結實纍纍的花生大豐收,營養午餐可以加菜囉!(圖/竹灣國小提供)
 

海漂物變身裝置藝術

擁有無敵海景的澎湖,每到冬天東北季風一刮,周邊國家的垃圾也隨著洋流漂到了澎湖,其中以浮球、漂流木、寶特瓶為最多。校長便會親自帶著師生一起來淨灘,除了讓孩子體認家鄉環境需要守護、正確的海洋環境知識外,也讓學生將這些海洋漂流物、海廢物帶回學校,發揮自己的創意,創作再利用成校園中的裝置藝術。

黃新峰主任指著櫃子裡面的作品對我們說,這些全都是學生的作品。定眼一看,這一隻隻不就是寶可夢嗎?主任笑著回答,他們超愛寶可夢的,不論是浮球、浮木,還是紙雕,都化身為孩子的寶可夢。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2.jpg

竹灣孩子守護家園的淨灘活動(圖/竹灣國小提供)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3.jpg

浮球、漂流木都可化身為孩子們的寶可夢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4.jpg

學生為漂流木添上新色彩新生命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5.jpg

校園各個角落都可看到孩子用浮球創作的彩繪作品
 

校外跳島踏查之旅

許鴻文校長說:「其實偏鄉的孩子,不是待在學校就是在家裡,對外接收的文化刺激少,所以只要有利於孩子的資源,我們都希望能引進。」近幾年來,學校也慢慢將孩子的學習場域推展到校外,讓學生深入的走讀家鄉、探索自然生態、觀察特殊的地質景觀,以及認識人文產業,了解除了在西嶼,澎湖還有許多島嶼值得去踏察,而這個活動不僅小朋友喜歡,就連家長也都踴躍報名參加。

問孩子們喜歡戶外踏查嗎?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問他們最喜歡的地方是哪裡?孩子們此起彼落地說著:花嶼、南方四島、七美雙心石滬。果然實地走訪,對孩子而言才是最寶貴、最真切,可以深刻印在腦海裡的課程。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6.jpg

七美雙心石滬校外教學(圖/竹灣國小提供)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7.jpg

馬公最古老的四眼井(圖/竹灣國小提供)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8.jpg

花嶼燈塔是臺灣最西的燈塔(圖/竹灣國小提供)
 

/media/original_images/P21-19.jpg

問問題時孩子搶答的模樣
 

提案與回饋

一、 邀請對象

  1. 視覺藝術:具裝置藝術、彩繪、陶藝、表演藝術等專長的志工皆可。
  2. 推廣閱讀:熱愛閱讀,並可協助晨間閱讀、營造多元閱讀活動、圖書整理的志工。

 
二、
教學時間與對象

  1. 教學時間:晨間陪伴閱讀;視覺藝術、推廣閱讀活動可協同課程,或與學校協調課程規劃。
  2. 對象:全校1~6年級學生
/media/original_images/P21-20.jpg

校內圖書室、美術教室,以及陶藝設備
 

三、 我們的回饋

  1. 提供每月2次往返交通費
  2. 提供清靜的套房(住宿環境正在整理尚無照片,108年底預計會安裝冷氣)
  3. 周間教學日提供營養午餐
  4. 提供志工全新單車,讓志工課餘之時可騎著單車遊歷澎湖;熱情的主任也願意提供家裡機車供志工騎乘。
  5. 學校提倡食農教育,校園擁有多元農作物:絲瓜、玉米、蕃茄、南瓜等,收成時除了可採食,志工也可開闢屬於自己的開心農場。
  6. 可一起參與學校戶外教學、跳島踏查之旅。
  7. 對澎湖潮澗帶挖蚵、抓螃蟹有興趣的志工,校長媽媽可是箇中高手,閒暇之餘可帶著志工一起來體驗。
  8. 澎湖西嶼著名景點:澎湖跨海大橋、漁翁島燈塔、大菓葉玄武岩、二崁古厝、西嶼東臺等。
  9. 澎湖跳島著名景點:七美、吉貝、望安、東嶼、西嶼等,澎湖本島有百年歷史天后宮、中正老街、美麗的西瀛虹橋等。
/media/original_images/P21-21.jpg

全新單車
 

/media/original_images/P21-22.jpg

俯看美麗素樸的校園
 

/media/original_images/P21-23.jpg

西嶼著名景點等你來走訪
 

歡迎來竹灣國小

我們建議的交通方式

臺灣(松山、台中、嘉義、台南、高雄、金門)機場飛抵澎湖機場,從澎湖機場搭31、32至馬公總站,再從馬公總站搭藍線-外垵線至竹灣西站,步行學校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