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招募 小校 許願
伴讀烏溪畔
台中市 溪尾國小
2018/08/01
2018/09/01
2018/09/01

空氣裡帶著被炙陽曬熱的泥土氣味

微微夏風帶有甜甜米香

迷失在GPS失靈的蜿蜒鄉道

徜徉綠色稻海 一個母親之河眷顧的世外桃源

我們是誰

溪尾國小,一所台中市最南邊的學校,地處台中市烏日區、彰化縣芬園鄉與南投縣草屯鎮交界的小村莊。當地流行著一段俗諺:「種一條菜瓜,爬藤三縣市」,道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溪尾里常被戲稱是烏日的「離島」,許多老烏日人甚至一輩子未聽聞過這個地方。烏溪的豐沛水源以及常年氾濫如同母親一般滋養著這片沃土,卻也阻隔了當地對外的交通,為日漸擁擠的台中市留下遺世獨立的樂田。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1313_text01.jpg

烏溪是台中市與南投縣的分界線,唯獨溪尾特殊的地理位置打破了這條線。

理念與嘗試

每個聲音都是重要的,細細聆聽

這個位在台中市最南端的聚落,擁有烏日區最大的土地面積,人口數卻最少。放眼望去,綿延數公里的稻田不見幾戶人家,嚴重人口外移的狀況讓溪尾國小僅存30個孩子。

學期即將結束,校園傳來孩子純真的嗓音。英語歌謠比賽別的學校派出大孩子、資優生,但人數稀少的溪尾國小,只能連同低年級一起全員出動,然而「雜牌軍」卻意外地獲得佳績,跌破大家的眼鏡。每個地方的孩子都不大一樣,在溪尾,沒有被放棄的孩子。「每個聲音都是重要的」,因為人少,每一個孩子的聲音能夠被聽見,更能看見孩子的需要。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1313_text02.jpg

在溪尾,每一個孩子都是重要的。

校內合作,校外競爭

教3個,比教30個困難。

在偏鄉時常可見諾大的教室,一位老師帶著一、兩位學生。因為人少,不論平時是否努力,畢業班的學生總是人人有獎,但也導致孩子不知道要競爭,失去學習的動力。於是,溪尾國小透過部分的混齡課程,讓不同年紀的孩子分組、合作,完成任務與挑戰,彌補孩子學習動力不足的部分;同時藉由參與各種競賽、給予舞台,讓孩子有機會看到外面的人,了解自己成長的空間。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1313_text03.jpg

藉著參與各項競賽,給小朋友不同的舞台。

帶孩子探索與冒險

即便對外交通不便、資源相對匱乏,然而母親之河,烏溪,長年孕育著這塊土地、供給溪尾人一切生活所需,造就了純樸安逸的民情。溪尾的孩子其實是幸福的,然而安逸就會沒有動力,也因此他們的探索慾望必須被刺激。

揹著畫袋走出教室、騎單車踏查社區,老師設法帶著孩子去「冒險」,在課程上盡量去探索外在環境,讓孩子自己嘗試、發現,期盼孩子能夠藉由外在環境再連結到內在的感情。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1313_text04.jpg

盛開的油菜田,是孩子的探索花園。

讓大人小孩一起成長

人,是溪尾最美的風景。

「以這裡的人為重心去關懷這個土地,把社區需求一起拉進來,把這裡的孩子照顧好。」校長沈翠蓮如此期盼著。如同一家人,老師、家長甚至整個社區的力量一起加入,結合在地本身的特質,讓教育在這個地方充滿無限的可能。教育應該是雙向的,不僅是學生被教育,在探索的過程中,老師、家長同時也在學習,溪尾國小因此成為大人、小孩能夠一起成長的樂田。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1313_text05.jpg

學習不分國籍、不論年齡。外籍朋友、在地阿公與小朋友,於儲藏室改造的教室一起上課。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1313_text06.jpg

老榕樹成蔭,溪尾老師、孩子們的大樹學園。

提案與回饋

一、邀請對象

園藝、食農教育專長

學校將要進行種植課程,歡迎園藝、食農教育相關專長的志工,一起用綠意妝點校園。

二、教學時間與對象

教學時間與對象彈性可議

以週二下午13:30-16:00為佳。

三、我們的回饋

  1. 農村體驗

溪尾里是一個很典型的農村社區,有純樸的居民、環顧周圍都是田地。鄰近有一獨立書店,空氣中米香之外亦有書香氣息。

  1. 住宿空間

3. 交通費(一個月兩次)

歡迎來溪尾國小

我們建議的交通方式

國道3號207-烏日出口,前往環中路八段進入溪岸路/中120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