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招募 小校 許願
茶顏悅攝
新北市 大成國小
2018/02/07
2018/02/28
2018/03/07

熱絡茶市成為過往,
在都會地區間留下一處靜謐。

停下腳步,這回不當過客;
啜飲一杯好茶,讓餘韻伴隨走進時光隧道;
遙想眼前綠山好水──曾經的繁華。

我們是誰

遠離車水馬龍的街巷與快速的生活節奏,新店與三峽之間坐落著一處靜謐的市郊小丘,更是孕育「海山茶」──碧螺春、蜜香紅茶的產地。如同這片山林孕育茶葉一般,大成國小位於新店安坑和三峽之間的邊陲山區,靜靜地守護著許許多多的孩子長大,與社區一同歷經產業更迭、共存共榮已逾70年的歲月。

/media/original_images/Text01_XWbYRUM.jpg

社區至今仍保有純樸風貌與豐富生態。
 

理念與嘗試

用「記憶」妝點校園

拾級而上,按下校門側的電鈴,彷彿走訪親近的鄰居,孩子應聲開門、靦腆問好,又蹦跳轉身和同學繼續玩球嬉鬧。如同「家」一般,壁面、花園、運動場……小巧的校園各隅,處處可見每一屆孩子留下的手作作品。

這是一座可以「閱讀」的學校,一屆屆孩子長大、畢業、離開學校了,而留下的作品始終被珍視著,讓記憶層層堆疊成校園的一部份,加溫每一個角落。始終期盼著孩子哪天又回來了,能在學校找到屬於自己的回憶與印記。


像家人一般的關愛

布置簡單整齊的校長室,桌面上卻總是散落著積木。每當下課鐘聲響,小朋友們匆匆一聲「報告」,雙腳便直奔「積木區」,一邊開心地堆起積木,一邊嘰嘰喳喳地跟校長分享起剛才課堂上發生的趣事。

「小學校可以更貼近學生,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校長江百川笑著說。在大成,全校師生的相處就像家人一般,越是瞭解孩子的狀況,便想要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愛與關懷。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2.jpg

全校都是我的遊戲室,連校長室都是。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3.jpg

午餐時間,排好隊伍等老師盛飯菜。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4.jpg

隨著茶葉價格低落、高經濟作物檳榔的崛起,茶園逐漸被檳榔、竹、柑橘等取代。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5.jpg

三峽的成福路昔日是全臺唯一的「茶菁交易市場」,如今僅留下幾間茶行見證昔日茶市的熱絡。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6.jpg

大成國小校門口。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7.jpg

綠意盎然的小巧校園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8.jpg

藍天白雲下的校園操場。
 

家鄉的歷史自己背

合宜的氣候與土質,讓三峽成為全臺最主要的綠茶產地。1976年到1981年之間,全臺唯一的「茶菁交易市場」更出現在大成國小門口外的成福路上,每逢茶葉採收季節,各地的茶商蜂擁而至,處處水洩不通,盛況可以想見。然而,隨著產業更迭,許多茶農轉種熱門的檳榔,茶廠僅存寥寥數間,如今交易市場一帶也演變為「香腸一條街」,僅留下幾間茶行見證昔日茶市的熱絡。

「自己家鄉的歷史要自己背」,這段發生在家鄉的故事,應該讓孩子知道。如何傳承地方產業與文化、凝聚地方情感及傳承產業文化,這些都是大成重要的教育課題;於是,師長將茶藝課程融入校本課程,每位學生都必須通過筆試與演示才能畢業。如此一來,除了能讓學生瞭解家鄉的傳統產業、認識茶葉,最重要的是能從茶藝文化中學習生活禮儀,進而培養氣質。學校教育的努力,加上近年政府積極輔導、建立品牌、推廣有機無毒栽作,才讓越來越多檳榔園回歸茶園懷抱,期盼在不久的未來,遠走他鄉的年輕人也能逐漸回來。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09.jpg

茶香茶鄉。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10.jpg

古色古香的茶藝教室。
 

多元探索,適性發展

大成國小全校學生僅有75位,其中新住民的家庭佔成,半數以上的學生身在弱勢家庭。又由於學校位置偏遠,附近沒有任何的安親班或才藝班,有能力的家長,大多將小孩送往城市。

於是,學校努力發展多樣化的社團,鼓勵學生多元探索,也積極向外尋找資源;除了茶藝社、攝影社以外,學校還安排了多種社團課程讓學生選擇,例如童軍社、烏克麗麗社、美術社、自然科學社、太鼓社等。其中,太鼓社更是常常參與社區的慶典和活動,除了讓社區與學校建立起更緊密的關係,更讓孩子們透過太鼓的學習及演出,肯定自我的價值,勇於接受新挑戰。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11.jpg

桌球教室,提供孩子活動筋骨、快樂打桌球的空間。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12.jpg

多元活動教室。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13.jpg

孩子們準備一起去打球。
 

/media/original_images/20180550_text14.jpg

學校購置的影像設備之一。
 

提案與回饋

透過影像創作,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孩子。曾有一段時間因著影像紀錄社,常見孩子帶著攝影器材,在校園、在社區進行各種主題的拍攝,而出自大成孩子之手的《追星族20號》更於2015年獲得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如今影像紀錄社因老師轉調而中止,社團內的學生一個一個畢業,而當初社團裡最後一位孩子也畢業在即。我們期待有志工老師的加入,帶著孩子一起完成未完的作品,重現小小攝影家遊走校園的光景。


一、邀請對象

大成期待長期志工進駐,若為在地人更佳。

  1. 影像課程
    帶領並指導孩子攝影、剪輯與拍照。
  2. 童軍課程
    規劃童軍活動、生態踏查等,希望藉由童軍操作帶入品德教育。


二、教學時間與對象

  1. 影像志工
    時間:每週三13:00~15:20的社團時間。
    對象:攝影社學生,主要為中高年級學生,約7~8位。
    備註:學校備有相關設備及器材。
  2. 童軍志工
    時間:每週三13:00~15:20的社團時間。
    對象:童軍社學生,主要為中高年級學生,約7~8位。


我們的回饋

  1. 社團活動:多元豐富的社團課程及社區活動。
  2. 茶席體驗:三峽茶樹是當地獨有的「青心柑仔種」,春冬的綠茶碧螺春和夏季蜜香紅茶,回甘滋味一喝難忘。
  3. 生態踏查活動:位處低海拔山區,自然環境優美宜人,具有豐富的鳥類生態,而春夏兩季的夜晚,校園內處處可見到美麗的螢火蟲。
  4. 香腸一條街:距離大成國小步行3分鐘的成福路一帶,就是新北市遠近馳名的「香腸街」。
  5. 三峽老街、三峽祖師廟、大寮茶文館、皇后鎮森林等著名觀光景點。

歡迎來大成國小

我們建議的交通方式

大眾交通:至捷運新店總站搭乘公車779至大成國小(土地公廟)站,步行1分鐘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