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Latte。
現為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碩士生。
希望這個世界,是對小朋友越來越友善的世界。
專案介紹
今年六月,我來到臺東縣長濱鄉竹湖國小,以「攝影」、「生態」、「飲食」作為分享式教學的三個主題。在這二十天內,我和一群生活在山海之間的孩子交流互動,彼此學習。同時,也盡情探索感受這片大地的美麗與人情的溫暖。
以下,是我當初的提案企畫。
理念與目標

(攝影:Chien-Ming Huang)
我以「攝影」、「生態」、「飲食」作為這次教學的三大主題,分別是因為……
一、攝影
宜蘭北成國小的紀錄片《田滿》讓我發現小學生其實有能力用科技的方式紀錄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甚至更有能力者,除了用以自身紀念之外,還能包裝成一個故事吸引別人關注,進而發揮影響力。
我希望能藉由課程活動,帶領學生觀察生活週遭的大小趣事,並且用科技紀錄生活甚至推廣想法。科技除了玩樂以外,還有許多實用的功能,希望孩子能不畏懼學習較複雜的科技。
關鍵字:科技運用、覺察生活。
二、生態
我曾擔任墾丁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希望能應用這樣的經驗,帶動學生關懷生態、留意身邊動植物的熱情,並培養他們豐富的生態知識和清晰的表達能力。希望在課程過後,每位學生都能針對至少一種動植物做一分鐘以上的介紹
關鍵字:生態熱情、表達能力。
三、飲食
我想要藉由課程活動,讓學生學會下廚,同時理解自身民族的飲食文化,並且懷著感恩的心煮出一頓飯給家人。若能瞭解自身飲食文化的起源,將來這些學生走到國外,便能更有自信地介紹在這塊土地上生長的點點滴滴。
關鍵字:飲食文化、烹調技術。
我們是誰

攝於恆河上
我於清華大學畢業,去年剛從印度理工學院(電影《三個傻瓜》的學校)交換學生一年回國。
大學時期,扛上背包,走過十幾個國家。從內蒙古、印度、斯里蘭卡、西班牙到法國學做料理,也到過馬來西亞的高中當過數學老師。
很喜歡小朋友,家裡就有唸國小的妹妹,一路看著她長大。
課程活動資訊
一、課程內容
【攝影】
小學生擁有多元的想像力和故事取材的能力。首先從生活中取材故事,內容是影片的核心,好的故事才有好的影片,接下來教導技術,如聲音和影像的裁減,最後是使用繪聲繪影軟體,教導學生剪輯影片。
分組活動:紀錄片的故事取材、紀錄片的聲音、影像、影片的後製技巧操作(字幕、剪輯、影音)。
【生態】
生態課程分為影片教學、室內演練和戶外課。
(1) 影片教學:紀錄片、經驗分享。
- 播放紀錄片《老鷹想飛》。
影片裡提到印度的黑鳶生長情況,影片播放完畢後,將以我在印度生活一年的經驗,分享印度黑鳶生長現況以及國外生活趣事,增廣學生見聞。
- 臺灣常見猛禽簡介──以墾丁國家公園琅嶠鷹季為例。
臺東多山,常見許多猛禽。而墾丁國家公園每年十月舉辦的琅嶠鷹季,也是南臺灣的生態大典。
我將詳細介紹該活動見到的兩種猛禽──赤腹鷹和灰面鵟鷹,並簡介其他猛禽。
(2) 室內演練:台灣常見動植物簡介,以及擔任國家公園解說員解說技巧分享。
分享擔任三年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的解說經驗和技巧,以及在和遊客解說的趣事。
室內解說訓練:學生分組進行剛才課程內容的解說,培養小學生將知識化為言語的行動力和消化知識的能力。
(3) 戶外課:畢業巡禮──安通古道。
竹湖國小一年一度舉辦兩天一夜的安通古道巡禮給即將畢業的學生,除了瞭解過去阿美族人居住環境之外,我們將在野外進行解說訓練,介紹沿途可見的動植物,帶學生進行實際野外解說和觀察。
【飲食】
我曾在花蓮鳳林吉拉卡樣假日廚房打工換宿,學到製作野菜料理的方法和野菜採集知識。阿美族野菜採集的文化由來已久,成為在原住民族中獨樹一格的「吃菜的一族」,與現在強調的環保素食概念不謀而合,且屬於不經人為栽種、自然生長的蔬菜。
我們將加入數十種的野菜,煮成精華野菜湯。另外,竹湖國小的稻米種植文化行之多年,我們將用野菜湯和竹湖稻米,設計竹湖野菜稻米餐,並邀請小朋友的家長和爺爺、奶奶共襄盛舉。
料理菜單:
竹湖哈哈(Hak Hak,糯米)
竹湖百味野菜湯
印度烤餅
熔岩過貓沙拉
野菜印度咖哩
山珍海味──野菜拌海菜
大吉嶺紅茶
印度奶茶

(攝影:Chien-Ming Huang)

孩子分享自己做的印度烤餅。(攝影:Chien-Ming Huang)

下廚準備晚上的感恩派對餐點。(攝影:Chien-Ming Huang)

草地電影院。(攝影:Chien-Ming Huang)
二、授課時間
2017/6/1-2017/6/27。
三、授課對象
彈性可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