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經台九線,由臺東縣駛入屏東縣映入眼簾的,是位於屏東縣獅子鄉的草埔國小,佈滿圖騰和色彩的繽紛校園,孕育著濃厚的原住民文化。
我們是誰
創立於民國前一年,即將迎來創校110周年的屏東縣草埔國小,屬於南排灣,全校孩子皆為排灣族,學校與社區關係密切,重視民族教育,期能將排灣族文化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亦積極推動食農教育,結合老幼共學,教導孩子傳統作物的耕作。
2019年底台九線新南迴公路通車後,帶來更多的人潮與機會,希望扎根草埔的同時,能引進來自四面八方的資源,帶給孩子多元的刺激並拓展其視野。

校園外充滿排灣族象徵的圖騰與色彩。
理念與嘗試
串連部落 文化扎根與傳承
即便是地處偏遠的排灣族部落,由於外來文化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大多時候仍使用國語溝通,原住民語逐漸式微。有鑑於文化傳承之重要性,草埔國小於2017年開始將民族教育訂為校本課程,排灣族出身的郭鴻明校長致力於推廣母語、傳統歌謠舞蹈等課程,打造校園專屬的菜園,請部落的vuvu(耆老)進行食農教育、老幼共耕,從播種到採收,帶領孩子學習傳統作物,並分享部落故事與生活經驗,讓孩子認識自身文化,扎根草埔。
每年的畢業典禮也結合成年禮,畢業生穿上排灣族傳統服飾,配戴百合花,接受來自學弟妹、師長和部落各方的祝福,邁向人生新里程碑。



部落耆老與孩子一同採收紅藜。(圖片提供/草埔國小)
善用資源 發展學校特色
草埔國小善用各方資源,除了安排牧師到校進行生命教育,也與鄰近社區進行交流,至雙流生態教育中心進行戶外教育課程,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與興趣;至內文部落參觀大龜文王國傳統龜甲屋,深入了解排灣族文化的脈絡。
同時積極發展學校特色,由於全校人數偏少,部份課程採混齡教學,不同年級間的情感連結也相對深厚,比起足球等人數較多的運動項目,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學習獨輪車,訓練平衡感及身心之協調性,歷年參與比賽皆屢獲佳績。


全校孩子一起學習獨輪車,訓練平衡感與協調性。(圖片提供/草埔國小)
照顧每一個有需要的孩子
「其實有很多老師具備的技能,可以試著下放給孩子學習,即便人數不多,我們也希望能照顧每一個有需要的孩子。」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草埔國小對孩子從不設限,老師傳授自身攝影技巧,讓孩子練習捕捉值得紀念的畫面,寒暑假也安排各式各樣的課程,如表演藝術、烹飪、原住民手工藝等,為的就是希望讓家長忙於工作長時間不在家的孩子,始終有一個地方可以回去,在郭校長的帶領下,草埔國小走進家庭、社區、部落,透過資源整合,學校作為「串連」的角色,不僅帶動生命影響生命,更延續排灣族文化的精髓。


草埔國小致力於排灣族文化的傳承。(圖片提供/草埔國小)
提案與回饋
一、邀請對象
1.課後輔導(基本學科)
運用課後時間協助孩子課業輔導
2.藝文
形式不拘,歡迎各類型藝文專長的志工
3.英語
歡迎英語專長的志工,形式不拘,彈性可議
4.資訊教育
歡迎具備資訊專長的志工,形式不拘,如:電腦基本技能、Scratch課程、機器人等
二、教學時間與對象
1.星期二,1節;星期三,3節
2.時間彈性可議,形式不拘,歡迎各種多元背景的志工前來開拓孩子的視野
三、我們的回饋
1.免費住宿(借宿家庭)
2.交通費(一個月兩次往返)
3.營養午餐
4.體驗本校原住民農事體驗課程,一同分享收成之農作物
5.在地特色,體驗排灣族文化,歌謠舞蹈、傳統弓箭等
歡迎來草埔
建議志工自備汽車開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