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活動
2019 雜學青《喧嘩、珊瑚、什錦麵 》
2019/05/19
#志工故事
2019 雜學青《喧嘩、珊瑚、什錦麵 》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 當各種主題和人們走在一起時,最意想不到的學習就會發生。」一年一度亞洲最大多元創新教育博覽會——雜學校,今年針對不同群眾,於5月16日至5月19日於臺北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展出2019雜學青《喧嘩、珊瑚、什錦麵 ・Noise, Sanga, Mixed-Noodles》,針對17-35歲的青年,集結各種非典型實踐,如同此次展覽主題,藉由匯聚來自各地多元的分享者與學習者,相互交流與激盪,開啟想像的啟發。
小校許願
2018教學換宿X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2019/01/07
#專長分享 #志工故事 #教學換宿 #東部 #熟齡志工 #藝術教育
2018教學換宿X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台東縣信義國小,位於台11線、面海靠山的阿美族都歷部落中。都歷是個旅人呼嘯而過容易忽略的聚落,但都歷美麗的海邊是許多衝浪客的心頭好。東海岸的清幽與景致吸引許多藝術家前來旅居,但這裡的偏鄉小校因為老師編制有限,缺乏專業的藝能科師資。2018年因著教學換宿,鹿樂的志工們走入了信義國小,協助學校豐富藝能科的教學。這次合作的志工來自文化創意、音樂表演、藝術等背景,協助學校進行設計、烏克麗麗和美術的課程。其中美術志工包錦棠,是一名環境藝術家。從職場退休後開始追尋年輕時的藝術夢,重新讀大學專研美術,從事創作與策展,除了精進自身的藝術能力,也希望貢獻自己的專長到需要的地方從事社會回饋,因而積極尋找到偏鄉服務...
推廣活動
2018 雜學校 Dare to be | 偏鄉教育雜學的力量
2018/10/07
#志工故事
2018 雜學校 Dare to be | 偏鄉教育雜學的力量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噹~噹~噹~噹~沒有課本考試束縛、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相互分享理想與交流、學習實踐方法的雜學校上課囉!一年一度的多元學習博覽會-雜學校,在10月5日到10月7日於華山文創園區熱鬧展出,匯聚超過300個教育新創團隊,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觀點與行動方案。鼓勵著觀展者「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只要每個人都敢於想像,勇於行動,教育與學習都能不一樣。
企業合作
當我們一起編織時:「創意布線量」課程回顧
2018/06/29
#中部 #專長分享 #志工故事 #熟齡志工
當我們一起編織時:「創意布線量」課程回顧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我會自己縫衣服囉!」第一次學會穿針線的小朋友為自己感到驕傲。「在短時間內教會從沒拿過針線的孩子完成作品,那是滿滿的成就感。」來自服裝甲級技術協會的志工老師,為自己的教學成果感到滿意。
推廣活動
雜學的可能:鹿樂平台在「2017雜學校|Za Share」
2017/10/23
#志工故事
雜學的可能:鹿樂平台在「2017雜學校|Za Share」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雜學校是一座百花花園2017年10月20日至22日,鹿樂平台來到「2017雜學校|Za Share」參展。雜學校是一座學校嗎?或許,雜學校更像是一座百花齊放的大花園。大家聚眾理念、將過去歲月裡蒐羅或實際運作的經驗展成一攤,或幾字文宣,也可能是幾段影片。在這裡,教育不只存於教室這個場域、不只繫於老師和學生的互動關係、不只迸發於排除寒暑假之外的學期時光。因為,在這裡,教育是各類想法的匯聚和火花,是彼此討論及想像的可能。或者該說,它無法被精準定義。因此,它才名為「雜學」。至於「有敢擇學」的口號,則是鼓勵選擇、起身而學,但千萬別害怕失敗──因為,學習就是面對、嘗試、失敗又重來的連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