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許願
將挑戰視為全新體驗-跟著資深志工島內教遊
2021/03/25
#中部 #南部 #專長分享 #教學換宿 #熟齡志工
將挑戰視為全新體驗-跟著資深志工島內教遊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從教職退休後,身邊的友人一一開啟了頤養天年的快意人生,然而,林老師和張老師這對熱愛自然環境的行動派夫妻,在眾人還未參透他們的選擇時,參與鹿樂平臺教學換宿計畫的日子,已經默默地邁入了第5年。 行動派夫妻的島內教遊自2016年開始,林老師和張老師夫婦陸陸續續到訪過5間學校,主要提供課輔服務,被問及當初是怎麼會開啟教學志工之路時,張老師分享,他原先在特教學校中學部教國文,林老師則是國小部的數學老師,兩人剛退休時,先是回到老家照顧高齡長輩,長輩離世後,恰巧看見鹿樂招募教學志工的訊息,喜歡小孩的他和林老師,因為志趣相投,攜手踏入教學換宿的旅程。林老師說,過往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時間到處走走,透過教學換宿...
大眾提案
注入在地基因,驅使孩子洄游到生長的地方
2021/02/23
#中部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注入在地基因,驅使孩子洄游到生長的地方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老師,你們家都種什麼菜?』「我們家沒有種啊!」『蛤!那你們怎麼過活的?』「那時才意識到,孩子對於外面世界的認知,並不像我所了解的那樣,同時令我反覆思考著:為什麼偏鄉已陸續有這麼多的資源進駐,他們還會有這樣的疑問呢?」來自馬來西亞的志工-傅馨慧,描述著那天小朋友上台發表自家種的農作物,在志工老師輪番提問下,孩子們忍不住反問志工,卻得到了令他們吃驚的回應。 透過對話式的培訓,讓服務與學習雙向並行曾在中國有豐富偏鄉英語教學營隊經驗的王瑞綺老師,具專業英語教學背景,雖已自大學退休,仍堅持每年規劃扎實且縝密的培訓課程,並親自率領團隊志工進行服務學習。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團隊透過鹿樂平臺媒合到臺中市新社區...
企業合作
達達的跨時空之旅---友達光電科普教育
2020/02/04
#中部 #學習場域 #科技教育
達達的跨時空之旅---友達光電科普教育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老師,學校的太陽能板是多晶矽?還是單晶矽?」校園裡太陽能板突然躍升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一股「校園觀察學」的風潮興起,全校老師、學生都開始注意校園裡的設備環境及一草一木。這一切,發生在友達光電的科普教育課程之後。科學園區裡的環境教育課2019年,苗栗獅潭國小、臺中溪尾國小、彰化潮洋國小、新生國小、臺南雙春國小及海佃國小,6所學校、5個場次,近約200位師生透過鹿樂-偏鄉教育資源募集平台,參與了友達光電環境教育之旅。孩子們來到位於中部科學園區的友達光電,與「達達虎」一同穿越時空,來到建廠前的大肚山,帶著孩子反思人類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衝擊,為一整天的環境教育課程拉開序幕。
大眾提案
彩「鈴」巧手,扯出無限新可能
2019/08/26
#中部 #專長分享 #青年志工
彩「鈴」巧手,扯出無限新可能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一雙小小的手緊握著兩根棍子,左右擺動並拉扯著線,線上的鈴開始轉了起來,同時間,也悄悄牽起現場觀眾翻轉起伏的心情。 新的鈴感、新的文化扯鈴,這項傳統的技藝,是許多人小時候民俗體育課的記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結合了音樂、舞蹈等藝術文化,讓扯鈴不再只是民俗技藝的代名詞,而是能顛覆傳統、突破想像,登上舞台的表演。或許有人會好奇「一顆扯鈴、一對鈴棍,能有什麼精彩的演出?」為了打破扯鈴對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一群熱愛扯鈴的青年於2014年組成鈴極限團隊,成員個個擁有豐富的扯鈴經驗,也擔任許多國小扯鈴社團的指導教練,期望透過教學及推廣能讓更多人投入扯鈴活動,並創造臺灣的扯鈴文化。鈴極限團長李宗翰說:「希望可以...
大眾提案
小小年紀也能當志工──3D列印偏鄉分享活動紀錄
2019/05/10
#中部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小小年紀也能當志工──3D列印偏鄉分享活動紀錄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幾個月前,鹿樂平臺接到了兩位小小志工的提案,是國一及小六的兄妹陳竑愷與陳柔伊,他們希望到偏鄉國小向學生介紹3D列印。從小在家自學的兩兄妹,利用國外的學習平臺研究3D列印,他們說,希望透過分享,讓偏鄉的學生多方接觸不同領域,「而且3D列印的技術在國外極為盛行,我們希望讓偏鄉學生也能跟世界的潮流接軌!」除了一開始由媽媽負責與鹿樂接洽外,之後便由竑愷與柔伊自行撰寫課程企劃書,再由鹿樂協助聯繫偏鄉學校;當學校得知他們兩位的英文程度都很優秀,便邀請他們順道分享學習英文的心得與祕訣,於是竑愷負責介紹3D列印,柔伊則負責分享英文自學經驗。他們於五月份前往了南投營盤、苗栗同光、彰化潮洋、雲林內湖、台中溪尾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