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提案
飛向生命的平流層,熟齡志工島內壯遊
2024/11/22
#中部 #南部 #專長分享 #東部 #熟齡志工 #科技教育
飛向生命的平流層,熟齡志工島內壯遊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臺灣的人口老化速度位居全球前列,在高齡社會白皮書中,政府推動高齡政策的新藍圖,提出「自主」、「自立」、「共融」及「永續」等四大方向,以應對這一挑戰。無論你幾歲,我們都能擁有夢想聯合國於1985年12月宣布每年的12月5日為國際志工日,以肯定志工們的偉大貢獻。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的國家將這一天訂為志願服務日,同時也希望藉此節日鼓勵更多人加入志工行列,讓志工服務的精神與文化在社會上更加廣泛地傳播。2022年葛麟自漢翔航空公司(AIDC)退休,他任職期間從事飛行控制(Flight Control)系統設計工作,並曾派駐美國與美商BAE Systems公司設計開發經國號戰機使用之飛控電腦(Flight C...
大眾提案
同在「蟻」起:成為孩子們的一點點
2022/08/23
#中部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同在「蟻」起:成為孩子們的一點點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第一次透過飼養箱看見螞蟻巢穴的孩子們,興奮的心情難以掩蓋,一個個排起隊來,圍繞在桌子前面,手裡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箱內的螞蟻世界,成群結隊的希式巨山蟻及高雄巨山蟻正為了生活忙進忙出。 相互支持,為課程注入更豐富的學習與體驗目前就讀臺中華盛頓中學高三的黃昱源,在今年初向鹿樂提案,對飼養、觀察螞蟻有著濃厚興趣的他,期盼能夠將自己的興趣結合所學,運用YOLO辨識技術將AI與視覺影像辨識,帶入學校與孩子們一起分享、一起學習。「在執行課程前也用了很多心思在整理micro:bit 車子教材、挑選出不良零件,進行充電、更新軟體等等,比較需要花費的事項多在於溝通及聯繫,不管是鹿樂、校方還是講師那邊,各方時間上...
大眾提案
光影共舞的科學派對
2022/04/06
#北部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青年志工
光影共舞的科學派對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咦?水晶寶寶消失了?是誰騙了我們的眼睛?」塔塔老師一發問,馬上就有孩子大聲回答:「是光!」「沒錯,是光影的折射欺騙了我們的眼睛!」這一天,孩子們跟光一起成為魔術師,變出一個又一個驚奇的魔術。 美好的假日,與家人一起參與科學派對沿著蜿蜒的新店溪向上,北勢溪與南勢溪的交會處,正是風光明媚的新北市新店區龜山國小。春風和煦,花木生長的三月中旬,龜山國小的大小朋友和「塔塔老師」陳宜鴻志工有一場特別的約會,他們將在光線的魔術中舉辦一場科學派對。在李正琳校長的帶領下,參與科學派對的低年級的孩子唱起〈歡迎歌〉:「真正高興能見到你,滿心歡喜的歡迎你!」他們臉上純真的笑容,寫著滿滿的期待與興奮。唱完了〈歡迎歌〉...
大眾提案
STEM體驗—組裝出彼此的堅持及勇於嘗試
2022/01/06
#中部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STEM體驗—組裝出彼此的堅持及勇於嘗試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沒關係!你還有兩球的機會,我們可以反敗為勝!」「等一下就輪到我們了,我們要不要先去旁邊練習一下?」「趕快、趕快!在下一場比賽之前先修改一下,我們一定要贏。」此起彼落的聲音在教室裡傳開,無論是上午四年級的彈珠競賽,還是下午五年級的戰鬥陀螺,大家都帶著參加奧運的決心輪番上陣,使比賽現場的志工團隊和學校老師也忍不住一起投入了起來。 源於喜愛機器人的心,將動力機械分享給更多人臺中美國學校的機器人社成立於2016年,目前是由23位學生所組成的團隊,平均年紀不到18歲的他們卻擁有許多的參賽經驗,在深知偏鄉少有接觸動力機械的管道與刺激之下,主動向鹿樂平臺提案,希望可以前往中部地區的偏鄉學校進行教學及推廣。...
企業合作
2021友達環教文化之旅
2021/12/02
#中部 #學習場域 #科技教育
2021友達環教文化之旅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在你們運送的文物中,陶器跟金屬,哪個比較有價值呢?」友達的環境教育老師提出疑問,學生思考了一下,緩緩舉起手說:「都很重要。」 走吧~ 一起出發踏上大肚山的奇幻旅程2019年,鹿樂的粉絲專頁收到一份來自友達光電台中廠區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給予偏鄉孩子的心意,與我們分享優質的科普與環境教育課程。在友達永續基金會的支持下,更提供偏遠地區學校交通車資及午餐,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走出教室,實地學習。直至2021年11月,友達永續基金會將教育資源帶給偏鄉學生們的熱忱不減,疫情緩和下,新竹寶山國小山湖分校的22位學生一早就興高采烈的搭上遊覽車,來到位於大肚山的中部科學園區,與「科普達達虎」一起出發踏上大肚山的...
大眾提案
一堂機器人課 開啟孩子的AI時代
2020/04/13
#專長分享 #東部 #熟齡志工 #科技教育
一堂機器人課 開啟孩子的AI時代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一提到退休,或許我們會聯想到雲遊四海的生活,但陳健如心中構思的退休藍圖,卻是退而不休,旅遊與服務並行,一堂AI機器人課,讓花蓮東里國小的孩子玩得開心,也對深度學習有了最基本的認識,即使未來不從事相關工作,陳健如也希望孩子能了解趨勢,不被潮流淹沒,進一步找到人生方向。 關於退休:「我想把我的專業分享給孩子」約莫半年前,鹿樂接到一封來自美國的e-mail,寄件者正是陳健如,信件內容提到他在美國從事程式設計工作30年,正在蒐集程式教育軟體的資料,退休之後想用一個月的時間,回到臺灣幫國小學童上AI課;半年後,陳健如已對東里國小的地理環境如數家珍,侃侃而談他想要把AI深度學習知識傳遞給孩子的心意。
企業合作
達達的跨時空之旅---友達光電科普教育
2020/02/04
#中部 #學習場域 #科技教育
達達的跨時空之旅---友達光電科普教育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老師,學校的太陽能板是多晶矽?還是單晶矽?」校園裡太陽能板突然躍升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一股「校園觀察學」的風潮興起,全校老師、學生都開始注意校園裡的設備環境及一草一木。這一切,發生在友達光電的科普教育課程之後。科學園區裡的環境教育課2019年,苗栗獅潭國小、臺中溪尾國小、彰化潮洋國小、新生國小、臺南雙春國小及海佃國小,6所學校、5個場次,近約200位師生透過鹿樂-偏鄉教育資源募集平台,參與了友達光電環境教育之旅。孩子們來到位於中部科學園區的友達光電,與「達達虎」一同穿越時空,來到建廠前的大肚山,帶著孩子反思人類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衝擊,為一整天的環境教育課程拉開序幕。
大眾提案
小小年紀也能當志工──3D列印偏鄉分享活動紀錄
2019/05/10
#中部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小小年紀也能當志工──3D列印偏鄉分享活動紀錄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幾個月前,鹿樂平臺接到了兩位小小志工的提案,是國一及小六的兄妹陳竑愷與陳柔伊,他們希望到偏鄉國小向學生介紹3D列印。從小在家自學的兩兄妹,利用國外的學習平臺研究3D列印,他們說,希望透過分享,讓偏鄉的學生多方接觸不同領域,「而且3D列印的技術在國外極為盛行,我們希望讓偏鄉學生也能跟世界的潮流接軌!」除了一開始由媽媽負責與鹿樂接洽外,之後便由竑愷與柔伊自行撰寫課程企劃書,再由鹿樂協助聯繫偏鄉學校;當學校得知他們兩位的英文程度都很優秀,便邀請他們順道分享學習英文的心得與祕訣,於是竑愷負責介紹3D列印,柔伊則負責分享英文自學經驗。他們於五月份前往了南投營盤、苗栗同光、彰化潮洋、雲林內湖、台中溪尾等5...
大眾提案
3D科技到蘭嶼
2015/12/21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離島
3D科技到蘭嶼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繼《馬祖跳島計畫—3D玩影像》活動,教育部與科技部再度聯手合作,為蘭嶼學童帶來3D列印及穿戴式裝置科技體驗。12月21日由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與資訊科學系所組成的團隊帶著3D列印設備及穿戴式裝置,從台北出發前往蘭嶼。連續二天三場課程,特別針對蘭嶼中學、朗島國小、椰油國小、蘭嶼國小及東清國小而設計,讓蘭嶼學童大玩3D科技,親自體驗神奇的、尖端科技。
大眾提案
馬祖跳島計畫玩3D
2015/09/09
#學生志工 #專長分享 #科技教育 #離島
馬祖跳島計畫玩3D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教育部委託政治大學「教育創新群力匯聚計畫」,舉辦「跳島馬祖-3D玩影像」活動,9月9日於西莒敬恆國中小舉行,9月10日前往北竿塘岐國小、9月11日至南竿介壽國中。活動內容包含3D列印展示、穿戴式裝置體驗以及手機微電影創作。「教育創新群力匯聚計畫」旨在將教育資源送往偏鄉,馬祖是這個計畫的第一個專案,此行延攬科技及影像人才,希望讓離島小朋友體驗新科技及創作的樂趣,以激發進一步學習、探索的樂趣。小朋友各個睜大眼睛盯著3D列印儀器來回工作、興奮地戴上穿戴式裝置並且拍攝剪輯屬於自己的微電影,透過活動體驗到科技與創作的樂趣,在新東西的刺激下,啟發進一步學習、想像及探索世界的動力。計畫團隊特別感謝敬恆國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