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許願
用雙手妝點滿滿年味
2025/03/11
#北部 #專長分享 #熟齡志工 #藝術教育
用雙手妝點滿滿年味
圖 / 鹿樂平臺 文 / 鹿樂平臺

「好像湯圓喔!」「我要寫很厲害的蛇年吉祥話!」冬日暖陽,照得桃園三和國小閃閃發光。教室裡,賴芝羽老師帶著孩子製作春節花圈,孩子的眼眸醞釀著光芒,那專注的神情,同樣燦爛耀眼。

 

暖心手作,藝想天開迎新春

隱身於桃園龍潭的三和國小,是一座坐落在山林美景中的學校,瀰漫著濃厚的客家文化氣息。這裡的孩子們自小浸潤在客語與地方文化之中,學校更積極將美學融入教育環境,透過壁畫、歌謠與手作活動,讓孩子以多元方式認識家鄉。司令台上的壁畫巧妙融入茶葉、魯冰花與三和里意象「三猴仔」,使文化印記變得鮮活可親。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1.jpg

校門以「山」一字做為設計靈感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2.jpg

壁畫巧妙融入茶葉、魯冰花與三和里意象「三猴仔」

 

為了讓孩子們在寒假期間擁有充滿創意的學習體驗,教務主任鍾其峯攜手鹿樂,邀請經教學驗豐富的賴芝羽老師,帶來充滿年味與創意的春節花圈手作課程。

來自彰化的賴芝羽老師曾從事皮革工藝,對羊毛氈、皮雕等手作技藝懷抱熱情,後來成立「藍軒手作坊」,專注於手作教育。自2018年起,她開始與鹿樂合作,走入偏鄉學校擔任手作課志工,透過藝術為孩子們開啟新視野。

每一次的志工行動,先生陳老師皆擔任著司機兼任助教的角色。夫妻倆併肩同行,在教學旅程中培養默契,締造無數回憶。他們的足跡遍及台中溪尾國小、屏東東海國小、台東信義國小、台東霧鹿國小、屏東高樹國小等。而這次首度和來到北部學校,期待為三和的孩子帶來溫暖又富創造力的手作課程。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3.jpg

賴芝羽老師手創作品-皮雕包包、羊毛氈娃娃

 

傳遞祝福,花圈承載著心意

一大早,教室裡就瀰漫著雀躍期待。

賴老師介紹這堂手作課以「春節花圈」為主題,第一天會先利用毛球與乾燥花裝飾上半部的花圈,第二天再製作下半部的毛根柿子,並親手書寫屬於自己的「福卡」,寫下對蛇年的美好祝福。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4.jpg

賴老師說明「春節花圈」課程規劃

 

當賴老師打開材料袋,倒出一顆顆繽紛柔軟的毛球時,孩子們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迫不及待地揉捏毛球,討論自己最喜歡的顏色。

「老師,我可以用好多顏色嗎?」有孩子問道。

「當然!」賴老師笑著說:「這是屬於你們自己的花圈,你們可以自由搭配最喜歡的顏色。」

孩子們領完材料後,圍繞著講台,仔細觀察老師的示範。只見賴老師拿起一個毛球,擠上一小點保麗龍膠,輕輕地黏在圓形的底座上。「記住,要輕輕按壓,讓它固定住。」她一邊說,一邊示範如何搭配毛球與乾燥花,讓花圈更加豐富,象徵新年的祝褔。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5.jpg

鄭老師協助分發材料,孩子十分期待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6.jpg

.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7.jpg

賴老師細心解說花圈製作的步驟,並提點孩子細節

 

看完示範後,孩子們迫不急待地動手製作。低年級的孩子遇到了一些挑戰,雙手並用擠出保麗龍膠,即使手指黏滿了膠水,仍皺著小臉努力將毛球固定。隨著孩子們越來越熟練,作品也逐漸成形。五顏六色的毛球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圓仔花、波斯菊乾燥花點綴其中,使整個花圈充滿春天的氣息。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8.jpg

低年級雙手並用黏貼毛球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09.jpg

中高年級孩子很有想法,挑選白色、棕色毛球來搭配

 

中高年級的孩子發揮無限創意,想出了各種新奇有趣的點子。有人將毛球堆疊成一頂小斗笠,戴在頭上當作最時尚的造型;有人驚呼:「這些毛球好像湯圓!」引來一陣大笑;還有孩子運用多餘的材料,創作小動物、花朵,讓毛球擁有新的生命。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11.jpg

毛球的聯想:小狗、花朵、斗笠、帽子…….

 

隔天,孩子迎接新的挑戰——製作毛根柿子和「福卡」。賴老師向孩子們介紹柿子代表好運,新年時也很常看到柿子的裝飾,便讓大家親自做一顆屬於自己的幸運柿。

孩子們興奮地拿起橘色毛根,小心翼翼地纏繞成圓滾滾的柿子形狀,再用綠色毛根扭出一片葉子,黏在柿子頂端;一顆顆討喜的柿子在孩子們手中誕生。

接著,賴老師發下福卡,讓孩子們寫下對新年的願望。教室裡響起一陣「刷刷」的書寫聲,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寫下「平平安安」、「柿柿如意」、「招財進寶」等吉祥話,也有人發揮創意,寫下「蛇采飛揚」、「有蛇有得」、「蛇麼都有」,並在旁邊畫上俏皮的小蛇,為新的一年增添幾分趣味。

當孩子們終於將福卡、小柿子和毛球花圈組裝在一起,四處向老師、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室裡洋溢著笑聲,孩子們眼神中也閃耀著成就感。這些喜氣洋洋的春節花圈,展現了孩子獨特的童趣與創意,那一筆一畫飽含著最純真的心意,彷彿能聽見藏在其中的美好祝福。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12.jpg

.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13.jpg

孩子豐碩的成果與燦爛的笑容

(圖片/賴芝羽老師)

綻放創意,通往內心的路徑

「這堂不只是一次手作體驗,更是孩子們釋放情緒、展現想法的機會。」鍾主任在課程結束後分享他的想法。他認為這次課程結合春節花圈,讓孩對新年傳統有了一些新的的認識。而當孩子專注地黏貼、塑形、書寫,靈活運用手指,他們的內心世界得以透過這些細緻的動作傳遞出來。每一筆線條、每一抹色彩,都是孩子們心中無聲的語言,也是一種溫柔的表達方式,將心中的情感具象化,得以釋放無處宣洩的情緒。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14.jpg

藝術創作乘載孩子濃烈卻無處安放的情緒

 

賴老師在課程中同樣收穫滿滿感動:「讓孩子畫福卡是我最喜愛的環節,看著這些充滿童趣與溫暖的作品,內心徹底被療癒!」孩子們專注創作時的燦爛笑容,以及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純真而美好,讓她每次都深受觸動。這些療癒的瞬間成為她最大的動力,讓她更加堅定,繼續將這份溫暖帶往更多學校。她也特別感謝校長與主任的用心,讓孩子們能透過不同形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習的過程充滿驚喜與可能。

雙手是世界上最靈巧的畫筆,三和孩子動起自己的手指,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春節花圈,為新年增添了溫暖與期待。每一個繽紛的花圈,都是孩子們心中最特別的新年回憶,映照著他們的創意與純真。

這場手作課程將成為孩子們冬日時光中最溫暖的記憶。希望透過雙手傳遞情感的體驗,不僅豐富孩子們的感官與創造力,亦能成為一條通往內心世界的路徑,發掘無限可能,讓成長的旅程綻放更多色彩與創意。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15.jpg

.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16.jpg

第一天大合照

 

/media/original_images/20250121_text17.jpg

第二天大合照(圖片/賴芝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