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小小兵真的變成立體的!」「我想抓抓看小小兵!」
彰化仁豐國小的孩子爭相跑到教室一隅,期待自己製作的角椎能投射出影片中的卡通人物。這些有趣的課程,便是由展桂芬老師團隊為孩子精心設計,一場精彩又豐富的夏日探險就此展開。

孩子們跑到角落用自製角錐投射影像
懷抱熱忱,展開教遊旅程
展桂芬老師在高雄擔任教職,懷著對教育的熱忱和對鄉村學校的好奇,於2020年開始與鹿樂合作,從離家最近的高雄甲仙國小開始,與同為教師或關注教育的親朋好友組成團隊,邁出鄉村學校教遊之旅的第一步。團隊以希臘神話故事為主軸,結合文化、地理,用有趣的活動教導孩子希臘的文化。
這不僅是為偏鄉教育的注入活力,更是一場跨越城鄉的文化交流。展老師希望能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點燃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同時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行動,與家人朋友共同成長,將教育的種子播撒到更遠的地方。
過往都是教國中生的展老師,剛開始面對國小孩子有些生澀,然而,不斷地討論和調整,越來越得心應手,孩子們的溫暖回饋也成為下一趟教遊的動力。除了甲仙國小,展老師也去了高雄田寮的新興國小、屏東小琉球的全德國小等,不僅帶入各種豐富多元的課程,也走訪學校周遭,拓展了自己的視野。
今年暑假,展老師團隊來到位於花鄉彰化田尾的仁豐國小,家長主要從事農、工或服務業,大多參與在地產業的花卉苗木栽培及園藝。由於彰化田尾的農業特色,為期三天的暑期營隊,除了希臘神話雙語課程,也加入STEAM課程,利用Arduino小型電腦主機,製作簡易互動自動澆灌、感應控制燈智慧農業的設備,拓展農業的無限可能。

校園處處可見花卉造型的裝飾
玩轉創意,點燃學習新火花
展老師一家人全部投入這次的營隊,包含妹妹—展桂芳老師、先生—柯俊偉老師、兩位女兒—佑璇和昀彤,甚至同事—宋修賢老師也加入教遊的行列。
第一天由妹妹桂芳老師打頭陣,以自身外語專長,帶著孩子用英文認識希臘神話。下午由展老師和女兒昀彤接棒,以香氣四溢的花茶及美味可口的餅乾屢獲孩子的心,而孩子自製地可愛胸章,也成了辨識身分的名牌。

展桂芳老師帶入英文歌曲(左上),昀彤解說餅乾製作方法(右下)
(圖片提供/展桂芬老師)
第二天課程開始,孩子都自動自發別上獨一無二的專屬名牌後,兩兩一組進行柯老師的「棒賽好好玩」活動,也就是棒球對抗賽。這個棒球比賽不用離開教室,每組按照紙上的球員介紹,自行組成球隊,再和別組以擲骰子的方式,看哪組得分多便獲勝。有的選了名字有趣的,如洗頭要很久、擺雪公主、R罵等;有的則聚精會神研究球員的打擊率,精挑細選出勝率最高的隊伍。

孩子別上專屬名牌,聚精會神擲骰子進行比賽
當連續擲出全壘打,驚呼連連,上揚的嘴角藏不住喜悅;出局時,也是陣陣慘叫聲,只能抱頭懊惱腦自己運氣不好,各種情緒渲染了整間教室。經過幾番比拚,老師也邀請孩子們重新計算每個球員的實際打擊率,並選出最終冠軍隊伍。孩子不僅初略了解棒球規則、組隊邏輯,甚至也會運用分子分母的概念計算機率。原本令人聞之色變的數學課,就在喧鬧聲畫下句點。

「棒賽好好玩」冠軍隊伍獲得獎品,並由柯俊偉老師頒獎
接著,擅長運動的佑璇,要來帶大家打羽球,伸展一下筋骨。她先秀出羽球黃金搭檔麟洋配的圖片,幾乎每個孩子都表示有看金牌戰,覺得李洋和王麒麟很厲害。看見孩子七嘴八舌聊起羽球,佑璇便繼續詢問關於羽球以及奧運的小知識,例如:羽球時速是多少?奧運旗幟五色環代表什麼?各式各樣的問題吸引孩子目光,無論是否確定答案,紛紛舉手嘗試回答。

佑璇的羽球知識提問,讓孩子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等練習完揮拍姿勢,便拿著球拍來到戶外,進行一場互接羽球的比賽。延續剛才小組的默契,每個人努力接到對方的球。有位女孩一直接不到球,也不太會發球,該隊的球數一直處於墊底。隊友十分焦急,但沒有就此放棄,反而從最基礎的動作教起。其他隊的孩子也化身為小教練,給予動作指導。女孩承接大家的善意,漸入佳境,最終獲得第二名的佳績。

金牌戰對決!看哪隊的接球數最高就是冠軍!
下午,輪到科技專長的宋老師上場。老師特地將一箱箱教材搬運到學校,要在營隊最後的時光,運用STEAM教育,帶領孩子「玩」科技,體驗與製作七項DIY。宋老師先呈現全息投影的成果:3D小恐龍在教室走路,孩子們無不嘖嘖稱奇,發出驚嘆,十分認真製作投影道具。老師也解釋全息投影世光地的特性來創造這些立體影像,可以讓塵封已久的恐龍出現在面前,也能讓演唱會、電影或電動的效果更加炫酷。只要在網路輸入關鍵字:Hologram,就可以運用道具將影像投影出來。
此時,有位女孩舉手發問:「只能用別人的影片嗎?我可以用自己的畫來投影嗎?」「當然可以!但像剛剛說的要利用光的特性,所以你要畫出四個一樣的圖,並且四個面都要打光。」宋老師耐心回應著孩子問題,並再次提到全息投影與光線密不可分的關係。

孩子舉手發問,宋修賢老師細心解說
除了全息投影,還有太陽能車、自動澆灌等,孩子多半第一次接觸這類型DIY,展老師會幫忙巡視各個組別,用生動簡單的方式,細心向孩子說明每個環節的注意事項和技巧,協助他們完成作品。展老師認為以玩來教學,才能讓孩子真正投入在其中,而知識的啟發也在玩樂的過程孕育而生。

看見自己組裝的太陽能車在燈光照射下快速前行,孩子綻放笑容

.

運用鉻鐵特性將名字烙在金屬片上的點滴名帖
當孩子帶著滿滿戰利品回家,分享每個作品的設計理念、心路歷程,那種專注又得意的神情,便是展老師團隊這趟教遊最美好的紀念品。也期待未來能和社區結合,改善農耕管理方式。

展桂芬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組裝作品
多元體驗,世界呈現在眼前
曾有人問她:放假還跑去學校上課,不會累嗎?展老師卻笑著說:「雖然說是去鄉村學校教孩子,但往往都是他們療癒了我們!」正是這股來自孩子們的純粹學習渴望,成為她不斷前行的能量,驅動她與團隊一次又一次踏上新的教遊旅程。同時她也帶著家人朋友出動,與鄉村孩子互動,看看同片土地上存在著不同生活的模樣。
這份源源不斷的動力感染了她的家人,讓兩位女兒佑璇與昀彤逐漸萌生了投身教育的念頭。就像最初從高雄甲仙國小邁出的第一步,這場旅程從未停止,薪火相傳,不斷前行,永不止息。

.

孩子們完成作品的喜悅,便是最好的回饋
(圖片提供/展桂芬老師)
陳志盛校長對於展老師團隊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先前在鹿樂的牽線下,退休的鄭群星教授已為高年級孩子帶來micro:bit自走車課程,並慷慨分享教學經驗,持續培育學校教師,成功將程式設計發展為仁豐的特色課程,讓科技教育在校園中扎根。這次展老師團隊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不僅拓展了仁豐學生的學習視野,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日常生活也能與時代潮流緊密結合。志盛校長溫暖地期許孩子們:「不走出去,你眼前就是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眼前。」
孩子在多元豐富課程中恣意探索,汲取知識養分,不斷成長茁壯,最終如同田尾的花海,芬芳各異,絢麗齊放。

.

.

三天的美好回憶,打造屬於展老師團隊和孩子的夏日時光
(圖片提供/展桂芬老師)